【有些學校的文化墻缺乏內涵,引不起學生的興趣和注意力,說明學校文化墻還需在深度和廣度上做足其內涵】
學校文化墻是展示校園文化的重要平臺。利用好學校文化墻,需要精心設計,要有視覺效果,更要有文化內涵。
因地制宜,突出實效。學校文化墻要能使師生受到熏陶和教育,防止搞成學校“審美”平臺。學校不同位置的文化墻,應彰顯不同的育人目的。比如,在人流密集的樓道拐角處,應突出“不擁擠,有秩序”為內容的安全教育,把文化墻設計為安全教育的“防火墻”;在水龍頭醒目處設計為“水是生命之源,請節約用水”這種具有因果關系的內容,遠比“請不要浪費水”的禁止性規定更能增強學生的自律意識;將操場墻上設計為“生命在于運動”等倡導運動有益健康的內容更有教育內涵。
展示亮點,突出特色。許多學校的文化墻以名言警句、成功故事類題材居多,這樣的文化墻大多雷同,且體現不出學校辦學特色。有的名言警句抽象、學生很難準確理解,不知所云;有的名言警句或名人故事出自學生耳熟能詳的課本內容,這樣的文化墻顯然會造成教育資源的重復浪費。其實,針對學校教育教學中的難點問題,有哪些教法創新、課題研究;針對提高學生核心素養而開展的校本課程、校園足球、課間活動、社會實踐等,都可以作為學校文化墻展示的內容。
師生為本,突出主體。學校文化墻折射出的學校辦學理念是服務型還是管理型,可從中窺見一斑。有的學校將文化墻設計成“領導型”的文化墻,領導開會、講話的內容占了主體,這是學校文化在認知、定位上出現了角色錯位。學校文化墻應以師生教育教學風采為展示主體,激發師生成長活力和自信,增強師生成就感。比如師生活動類展示:高效課堂、主題班會、國旗下演講、征文展示、運動會、大課間等。“標兵”風采類展示:骨干教師教學風采、比賽活動獲獎風采、美德少年和品學兼優學生風采展示等。以師生活動為主體的文化墻,自然能讓師生看到自身價值得到了尊重和體現,增強師生成長的自信和快樂。
(作者單位系甘肅省天水市麥積區龍園中學)
《中國教師報》2019年06月26日第12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