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思維是英語真正流利、熟練的境界和標志,學生通過靈活地使用流利、純正的英語表達所思所想,形成本能的、條件反射式的思維方式。
基于布魯姆的認知理論,幫助學生建立英語思維通常分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記憶和理解;第二個階段是應用、分析、評價、創造。
常規作業只是對知識進行復制或抄寫,主要培養學生對知識的記憶和理解,對學生英語思維能力的提高幫助不大。作為新的作業類型,創意作業旨在培養學生的英語思維能力,形式多樣、內容豐富,能啟發學生進行批判性思考,培養學生的英語思辨能力。小學三年級作為部分地區英語學習的起點,更應該關注學生英語思維能力的培養。
廣東版《英語》三年級的單元教學主題涉及學生生活的各個方面,其中上學期的主題是:招呼、教室物品、動物、家庭成員、生日物品、能力、食物和飲料、運動,下學期的主題是:大小、顏色、我的房間、水果、衣服、戶外娛樂、時間、計數。可以看到,三年級英語都是基本生活范疇的主題。在創意作業設計時運用的策略有開放性、融合性、交流性和趣味性,根據這些策略設計的創意作業能拓展學生英語思維能力的不同方面。
著重開放性的作業拓展學生的開放性思維。開放性作業就是讓學生充分發散思維,突破傳統思維定式,多視角、全方位看問題。如“My Dream room”創意作業,要求學生發揮自己的想象,以圖配文的形式,畫出每個人理想房間的布置,并運用目標詞匯lamp、bed、pillow等描述房間的物品。優秀作品中,除目標詞匯之外,學生補充了出乎意料、充滿想象力的物品,如智能機器人、哆啦A夢、ET等,非常新奇。
著重融合性的作業拓展學生的分析應用能力和創造性思維。融合性作業就是和美術、信息、音樂等學科融合的作業,作業完成過程中要求學生整合學科知識,在檢測對目標語言掌握的同時考查其審美、信息技術、音樂能力等。如“Colors”創意作業,學生的目標知識是基本顏色詞,而顏色混搭后可以創造許多合成色,這些顏色的奧秘需要學生自己去探索、找答案,同時需要學生將美術配色的知識結合進來,以完成作品。此外,融合性作業由于要結合多學科知識,需要學生發揮自己的創造性思維,充分想象、設計并創作。如根據文本內容創意服裝秀、創意歌曲秀等,這些作業要求學生大膽想象,積極思考。
著重交流性的作業拓展學生的交際和溝通能力。交流性作業,就是學生要在真實語境或創設的語境中交際。教師應根據學生的語言和生活經驗,創設盡可能真實的跨文化交際情境,讓學生在體驗過程中逐步形成跨文化交流能力。如“Sport”單元,在學完各項球類運動后,教師用問卷調查的形式,讓學生去與同學、家人真實溝通以獲取信息。在交流過程中,學生要用日常語言正常對話,從招呼語到使用目標語言交流信息,再到結束語。只有讓學生真實使用語言,他們才能真正學會這個知識點。
著重趣味性的作業提高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對于三年級學生來說,教師更應注意使用豐富多彩的教學資源,使教學內容、形式與過程更為直觀、生動、形象,以適應兒童的認知特點,提高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如每單元都有的故事表演,學生在家借用小道具表演故事,或者與同學搭檔,通過肢體語言、動作、表情把故事表演出來,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參與的興趣和積極性大大提高。為了做到生動、形象的表演,需要學生互相合作、多次練習,發揮機智、巧用道具。
從小學三年級開始,教師應針對不同單元主題設計各種類型的創意作業。只有堅持加強學生英語思維的訓練,才能讓學生真正學好英語。
(作者單位系廣東省中山市石岐中心小學)
《中國教師報》2019年07月03日第5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