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甘平庸,有成長的渴望和讀書的愿望,有成為“高手”的內在渴求,但備課、上課、輔導、查寢,應付各種檢查、照顧孩子、應酬人情往來等占用了大部分時間,耗費了大量精力,導致你沒有精力讀書,沒有時間“充電”。如何才能在忙碌、緊張的日子里有讀書的時間?
充分利用暑期吧!
暑期是一段非常寶貴、能長時間自主支配的閱讀時間。高質量閱讀需要長時間沉潛,上班期間時間被各種事務切割,閱讀變得碎片化,很難長時間沉浸。暑期則不然,只要愿意,就可以規劃出一整天、一周乃至更長時間閱讀早已想讀、沒空讀的有價值的書。
暑期難道不是用來休閑的嗎?日常工作已經很累了,好不容易能休息,還要閱讀?其實,閱讀與休閑并不矛盾,你可以把旅游、打球、訪友、照顧孩子等與閱讀統籌規劃。當然,在更高層次上,閱讀乃至工作都可以轉化為一種休閑。反過來,日常工作之所以累,恰恰是由于閱讀少的緣故,真正卓越的教師都是用一輩子來備課。蘇霍姆林斯基講過一個故事:一個有30年教齡的歷史教師上了一堂特別出彩的公開課,課后有老師問,這樣精彩的課準備了多少時間,這位歷史老師回答:“我準備了一輩子?!比粘蕚涑浞至?,備課就簡單不累了。蘇霍姆林斯基說:“怎么進行這種準備呢?這就是讀書,每天不間斷地讀書,跟書籍結下終身的友誼。潺潺小溪,每日不斷,注入思想的大河。讀書不是為了應付明天的課,而是出自內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庇械慕處熣J為暑期也沒空閱讀,實質是在為不讀書找借口,內心不愿做,理由總不愁找。依照“二八原則”,80%的人習慣從外部尋找借口,逃避挑戰,拒絕成長,這也是優秀教師難覓的原因。
暑期如何讀書呢?推薦三種方法。
一是深度啃讀。用幾周甚至一個暑期來研讀一本學術著作。有一些書是你所教學科的奠基之作,攻克下這本書,對你重新理解教育教學有根本性影響,但這種書一般不容易在短時間內讀懂,適合放在暑期讀。比如,如果你為解讀詩歌而發愁,可以利用暑期集中攻克王國維的《人間詞話》;如果想提高數學教學水平,不妨研讀喬連全的《基于問題解決的數學教學研究》。讀這樣的書,不求快,而在透徹。用勾畫、批注、摘抄、寫心得等方式讓閱讀慢下來,聆聽書籍的聲音,與書籍展開對話以達到真正內化。
二是主題閱讀。主題閱讀也可稱為研究性閱讀,是為了真正領會某一主題而購買與之相關的書籍集中研讀。主題性閱讀是從新手到專家最快捷的方法。有的知識,僅僅讀一本書還不夠透徹,還需要拓展閱讀。我的習慣是窮盡所能,把相關書全部購買回來。好書之間是能相互打通的,閱讀這本可以啟發對另一本的理解,當你把某一類的書通讀之后,就對此主題有了整體性的理解,而不至于盲人摸象。比如,我為了研究“演講”這個專題,就在“豆瓣網”上查找有關演講主題的好書,然后在網上一次性買了《高效演講》《演講的力量》《演講的本質》《演講的藝術》等書。雖然我對演講的技巧不熟悉,但把這些書通讀后,在大腦中就有了整體性領會。
三是專人閱讀。在容易被手機控制的時代,要警惕碎片化閱讀,這里讀一點,那里看一點,貌似讀得多,但不能培育起學術根基,是沒有什么價值的。確定你欣賞的、曾經深刻影響你或能根本改變你的學術大家,窮盡辦法將其出版和未出版的所有作品拿到手,用較長時間慢慢研讀。在我的專業成長中,魏智淵老師是深刻影響我的人,我從2008年開始閱讀他的作品,到目前他發在網上和出版的書籍基本上全部閱讀過,有許多作品不止一次閱讀。長期浸潤,你對他的思想以及思想的演變有了深刻領會,對形成自己的寫作風格和語言風格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F在,我正對另一個深刻影響我的人——朱永新老師的作品進行一次全部通讀。
人生是一個短暫的過程,選擇了當教師,就應努力在這一職業中找到安身立命之所在。通過閱讀,保持一個大的格局,持續不斷地滋養生命,積累學術的厚度,永葆年輕時的好奇和勤奮,讓自覺的內生力強大起來,這是教師閱讀最終的真諦所在。
(作者系山西忻州師范學院教師、新教育實驗網絡師范學院執行院長)
《中國教師報》2019年07月03日第8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