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院校是人民警察來源的主渠道,是培養黨和人民忠誠衛士的搖籃。“牢牢把握培養黨和人民的忠誠衛士這個根本,通過不斷完善忠誠鑄警、立德塑警、實戰育警的教育體系,我們培養了一大批優秀人民警察。”江蘇警官學院黨委副書記、院長張蘭青說。
2013年8月,江蘇警官學院第二次黨代會做出了實施轉型升級發展戰略的決定,提出了“三個優秀”奮斗目標:全面建成優秀教學型公安本科院校、優秀省級在職民警訓練基地、優秀警務理論與實戰研究中心。5年來,學院各項事業實現新的發展,兩次被公安部記集體一等功,2018年被授予“江蘇省五一勞動獎狀”。江蘇省公安廳黨委委員、學院黨委書記夏存喜說:“公安機關的特殊性質和肩負的職責任務,決定了公安院校在從嚴治黨治警,堅持正確辦學方向上要有更高更嚴的要求。”
筑基固本,黨的建設開創新局面
“警院姓黨。”江蘇警官學院黨委突出抓好思想建設,圍繞學院改革發展重大問題開展集中研討,科學謀劃學院事業發展,有效發揮了黨委把方向、管大局、作決策、保落實的領導核心作用。學院大力推進基層黨組織建設,完善基層黨建工作明責、履責、考責、問責體系并得到有效落實,以書記項目為抓手,全面推進學院黨建工作創新,黨總支(支部)書記培訓和黨性教育進一步加強,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得到有效發揮。
學院以高度的政治自覺,不斷深入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建立健全各項制度,完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強化對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監管,扎實開展黨風廉政教育,推動形成了良好政治生態。
相輔相成,教學科研取得新成效
江蘇警官學院本科教學改革深入推進,系統規劃實施了大數據條件下實戰化教學訓練改革,學科專業建設實現新突破,形成了省級“一優四重”學科和“兩品一重”專業建設發展布局,統籌推進9個院級重點學科建設與9個院級品牌專業建設,學科專業建設水平不斷提升。學院兩次榮獲省級教學改革成果二等獎,師生參加第二屆全國公安院校教學技能大賽均榮獲一等獎。
學院共為全省公安機關培養輸送6000多名畢業生,公安專業畢業生參加入警招錄統考成績連續3年名列全國公安院校前列。
教學相長,教學與科研也應相輔相成。5年來,江蘇警官學院高端平臺建設成果豐碩,新建9個省部級科研創新平臺。2015年、2016年,先后獲批成立公安部現代警務改革研究所、江蘇省公共安全研究院,江蘇警官學院成為全國唯一擁有部、省智庫的公安院校。
科研成果質量不斷提升,共獲批立項省部級以上課題、項目76項,同比增長111%,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實現新突破;教師在SCI、EI、CSSCI等權威期刊發表論文數及出版專著數同比分別增長18%和37%;申報獲批國家專利24項,獲得廳級以上科研創新成果獎54項,受委托參與研究制定國務院條例1部、國家行業標準2部、國家部委工作意見1項,一批科研創新成果和技術發明在公安機關或警務實戰中得到推廣應用。
綱舉目張,各項工作有了新進展
5年來,江蘇警官學院各方面工作均有了新作為。
在職培訓實現新提升。先后建立4個部省級培訓基地,舉辦各類培訓班296期、培訓民警3.2萬人次。主動服務“一帶一路”倡議和國際執法合作戰略,積極申辦外警培訓項目及公安部引智項目,不斷拓展培訓領域,“外警培訓+”新模式逐步形成品牌效應。
隊伍建設展現新氣象。學院先后制定資助高層次人才、鼓勵教師讀博、實施“青苗工程”等制度辦法。加大高層次人才引進培養力度,共引進培養省部級教學名師3人;引進培養博士51人;新遴選培養碩士研究生導師23人;新增各類高層次人才13人次。
內部治理邁出新步伐。穩步推動建立現代大學制度,扎實推進依法治校,推進內部運行機制創新。加強智慧校園建設,為教學科研、管理服務提供了有效支撐。后勤工作精細化、財務工作信息化、平安校園長效化、圖書館服務優質化、博物館品牌化建設水平不斷提升,校園整體環境不斷優化,綜合保障能力不斷增強。民主管理、民主參與、民主監督氛圍更加濃厚。
《中國教育報》2018年12月13日第3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