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各地推進學區制改革的模式、改革的程度和深度不盡相同,但試行學區制改革的終極目標都是一致的,即在實現義務教育“基本均衡”基礎上,著力解決區域內校際間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
健全和完善基于學區制管理的教育督導評估和動態質量監測機制,無疑是提升學區治理能力和水平的必要保障。
督導機制:探索四級聯動機制
當前,大部分地區的學區劃分基本上都是以行政區域為單位,依據學校的空間布局、辦學水平、師資配置等實際情況,將區域內義務教育學校劃分為若干個學區。各學區相應成立了學區管理委員會和管理領導小組,主要承擔統籌協調學區內資源共享與合作交流。
學區并不是嚴格意義上的獨立教育行政管理機構,所以在實際操作層面職能較弱,容易被架空或者演變成區域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之間一個新的形式化的管理層級。
深入推進學區制改革,首先應減少區域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對學區和學校事務的干預,賦予學區管理組織更多的職能,激發學區的自我更新能力和學校自主發展的內生動力。
從試行學區制改革的市域層面而言,應從頂層設計上,逐步完善基于學區制管理的義務教育督導“四級聯動”的運行機制及配套的保障機制。構建基于市域范圍內完整、立體化的教育督導體系,需要在市教育督導委員會領導下,將教育督導的重心適當下移。
在現有教育督導體系下,結合區域內各學區片的劃分,健全基于學區發展的督導評估機制,全面掌握本轄區內各學區的治理水平、教育質量及學區間的均衡發展差異狀況,及時宏觀調整。
各學區也應同步健全學區內的教育督導評估機制,結合本學區學校的實際情況,加強對各學校實現內涵發展和提升教育質量進行常態化的督導評估。
監測機制:以提升質量為導向
義務教育后均衡時期,同一學區內學校間的差距,更多集中在辦學水平、內涵發展、教育質量和特色化發展水平上。對學區治理水平和優質均衡發展的考核評價就不能僅僅停留在資源共享的均衡發展上,應當建立以教育質量為導向的優質均衡發展模式。
實施區域層面常態化的質量監測。當前,我國在國家層面和省域層面均已探索出比較成熟的義務教育質量監測機制。
但區域層面獨立開展更具針對性的質量監測相對薄弱,評價學校辦學質量的評價指標比較單一。區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對于區域內各學區整體的辦學質量情況、學區間的優質均衡差異狀況缺乏科學的評價指標體系,不利于學區制改革的持續推進。
基于學區制管理改革的深入推進,應當探索完善區域層面的辦學質量監測機制。科學評價各學區之間、同一學區內不同學校之間的進步程度,基于監測大數據的積累,動態呈現學區治理的實際效果。
實現監測報告可視化的解讀反饋。當前,無論是國家層面還是省域、市域層面的質量監測,基本上都是采取隨機抽樣的方式進行,并不是全部義務教育學校各年級學生都參加。同時,由于質量監測結果只反饋到區縣,并沒有對參與監測的學校進行結果反饋,更沒有對各學校的學科教學、學生身心發展、辦學活力等形成更具針對性的專項評估報告。質量監測未被視為幫助學校診斷教育教學存在的問題、有針對性制定整改措施的有力抓手。
應盡快對監測結果進行統計分析,形成監測結果報告,并在規定時限內及時反饋監測結果。監測結果的反饋方式可以采取“區縣—學區—學校”逐級垂直發布體系,也可以充分運用網絡管理平臺等橫向發布體系,以可視化的形式向各學區、各學校進行反饋。
反饋機制:引領特色差異發展
基于監測結果及時發現提出預警。完善基于監測結果的預警機制,在常態化的監測過程中,通過采取對各項監測指標設定最低標準等手段,對各學區均衡配置義務教育優質資源,并對教育資源配置或各學校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失衡現象及時提出預警。
一旦監測結果發現監測對象的某個單項指標或綜合指標數值接近或已經達到警戒值時,教育督導部門和學區管理組織就應及時作出反饋,通過直接有效的途徑及時發出不同程度的預警信息,提醒各學區及時查找和分析原因,及時調整教育決策。
基于監測結果實施持續跟蹤復查。針對監測結果發現的問題,區域教育主管部門應及時進行相應的政策調整,并指導各學區結合實際制定具體可行的整改方案。
對于提出預警的學區和學校,提出針對性的督導建議,采取有效的整改措施,進行限期整改。同時,對提升義務教育質量的薄弱環節和存在的不足進行持續跟蹤,及時給予幫助指導,引導各學區和學校明確改進方向,不斷提升教育質量。
基于監測結果引領特色差異發展。學區內各學校間的資源共享,并不是優質校的單向輸出,基于監測結果發現學區內各學校的優勢和各學區的特色,引導學校聚焦自身特色,充分發揮自身的資源優勢,促進學區內各學校間的多元化發展。
鼓勵引領各學區充分挖掘所在社區的教育資源,完善家長和社會參與的多元治理機制,探索具有學區特色的差異化的發展模式和路徑。
(作者系天津市教育科學研究院教育決策與發展研究所副研究員)
《中國教育報》2018年12月25日第5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