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大、全國教育大會都從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戰略高度,作出了優先發展教育事業、加快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的重大部署?!吨袊逃F代化2035》和《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實施方案(2018—2022年)》,繪就了中國教育現代化的宏偉藍圖和第一張五年“施工圖”。李克強總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發展更加公平更有質量的教育”,既是把握這一宏偉藍圖的關鍵所在,也是實現藍圖的必由之路。學習體會政府工作報告中的教育精神,有助于我們在工作中扎實落實、穩健前行?!幷?/STRONG>
孔子杏壇講學的日常活動如何管理?稷下學宮各學派爭鳴盛況如何?中共革命根據地教育活動有何特點?這些在周洪宇主編的八卷本《中國教育活動通史》中,均可以找到答案。
循著歷史的蹤跡,《中國教育活動通史》意在探尋教育變遷的源頭活水。教育制度的確立,教育思想的形成,必然離不開歷史主體——人的教育活動。它力圖挖掘和再現教育制度史與思想史背后人的教育活動場景,認為“教育史學不研究教育活動史,僅研究教育思想史和教育制度史,將會缺失其前提和基礎,只能是一門‘見事不見人’‘見人不見行’的教育史學”。這句話提醒我們,不要遺忘教育制度與思想變遷背后的基礎——教育實踐活動。與時俱進、豐富多彩的教育實踐活動,才是教育歷史變遷的源頭活水。
上下幾千年,要理通教育活動脈絡,需要名副其實的貫通。這種貫通包括:不同歷史時期教育活動的前后連貫——縱通;同一時期本國甚至外國的諸類教育活動的有機聯系——橫通;站在哲學高度,從人本觀、總體觀和全球觀三個方面進行透視——理通。以“先秦”部分為例,該部分重申了“光明來自東方,東方應重中國”的人類早期教育活動史實,否定了“西方文化中心論”;注意將先秦各種教育活動置于當時社會歷史境遇中進行總體考察,以翔實的文獻和考古史料再現了那個時期人類教育活動的理性覺醒。其中,孔子私學教育活動不僅限于一般意義上的教育目標、對象、內容、原則與方法之概述,而是深入考察其教育教學活動之動因、表現與結果,復原師生交流的活動場景,注目其日常管理活動等細節。稷下學宮的教育活動,涵蓋了學派間多維爭鳴、名家建言、師生交流和日常管理等,再現了稷下學宮的自由辦學精神。
既然將教育活動史作為特定的研究領域與考察對象,就不能不關注其具體的歷史狀態及其發展軌跡。整體而言,它主要按照學校教育教學活動、家庭教育活動、社會與民間教化活動、文教政策制定及實施活動,乃至少數民族教育活動、留學教育活動等方面,展開嚴密的歷史考察與邏輯分析。這些教育活動看似平常,但揭示了特定時期教育活動的發展軌跡和價值影響。如先秦,被定位于“教育活動由官方壟斷向民間擴展的轉型時期”,先秦時期的中國“成為人類文明‘軸心時代’的一方重鎮”。依據教育活動多元并存的事實,民國時期被定位為“現代教育的奠基期、發展期和過渡期”,呈現出現代教育活動探索的“多元化態勢”?;貧w歷史語境,進行嚴密審察和“全景式”透視,方能把握住特定時期的教育活動重心及演化走向。
教育活動視點的選擇不排除對重要活動的宏觀論述,但更應該注目于知微見著、以小見大、動靜結合的鮮活表達。基于大史料觀,它沒有局限于官方正史資料,而是不同程度地視野下移,博采各種民間資料,力圖從細微、日常、切近處解讀教育活動過程及其特點。在“中共革命根據地教育活動”部分,革命根據地的學校教育活動、干部教育活動、教師教育活動、社會教育活動以及頗具特色的冬學運動,都通過豐富的史料活現在眼前,革命根據地教育活動的特點如戰斗性、政治性、實踐性、普及性、群眾性、經濟性和創造性等,自然而然地凸顯出來。
(作者系華東師范大學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研究所副所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中國教育報》2019年03月21日第6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