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晚至17日清晨,一場暴雨襲擊了廣西百色市凌云縣。百色市委宣傳部副科長、駐樂業縣新華鎮百坭村第一書記黃文秀在乘車經過的途中不幸遇難,年輕的生命定格在扶貧路上。
噩耗傳來,黃文秀大學本科時就讀的山西長治學院教師們第一時間寄托哀思,深情回憶這個樸實而優秀的壯鄉女兒愛黨愛國、勤學上進的優秀品格與可貴精神。
信念堅定有追求
黃文秀出生在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的一個貧困家庭,2008年考入長治學院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在師友們的記憶中,這個品學兼優的姑娘開朗樂觀、積極向上,臉上總是掛著微笑。
入學后的軍訓剛結束時,得知可以遞交入黨申請,黃文秀第一時間工工整整地寫下了入黨志愿申請書,鄭重地交給了自己的輔導員。
此后,無論學習還是生活上,黃文秀都時刻以一名共產黨員的標準要求自己。圖書館中總能看到她上自習鉆研的身影,班級搞活動,她總是積極參與、出謀劃策,盡可能為集體貢獻一份力量。
黃文秀大學時的班主任閆建華回憶,當初了解到黃文秀的家庭情況,自己為黃文秀申請了補助,可她卻堅決不肯接受,總想把補助名額讓給更有需要的同學。不僅如此,經常需要利用課余時間勤工儉學賺取生活費的黃文秀,遇到同學有困難時又總是第一時間伸出援助之手。
黃文秀吃苦耐勞、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的好品格大家都看在眼里。在黨組織的悉心培養下,2011年6月,黃文秀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沒有黨的好政策,家里不可能供我來上大學。我選擇讀思政專業,選擇加入黨組織,是內心信念驅動下作出的選擇。”黃文秀經常對身邊的人這樣說。
勤奮好學多刻苦
讀大學時,黃文秀的勤奮是大家公認的。
長治學院教師郭慧珍印象中,黃文秀上課總是坐在教室最前排,從不遲到。下課后其他學生都走了,她卻幾乎每堂課后都要留下來繼續跟任課教師交流學習心得。
黃文秀本科畢業論文的指導教師劉隆記得,自己指導黃文秀寫畢業論文時,與很多抱著應付了事心態的學生不同,黃文秀經常就論文撰寫中遇到的困惑向他求教,自己主動改了不下6遍。
一次課間談心時,教師郭寥得知黃文秀是壯族學生,就建議她研究生報考北京師范大學的少數民族專項計劃,此后,黃文秀的學習有了新的目標。
功夫不負有心人,2012年,黃文秀成功考取了北京師范大學碩士研究生。她第一時間開心地與系主任和任課教師分享這份成功的喜悅。
“很感激辛勤執教、愛生如子的老師們。我所在的思想政治教學研究部考研率多年保持在60%以上,我能考研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良好的校風、教風、學風。”黃文秀考研成功后曾多次對身邊的人這樣說。
畢業后的黃文秀一直心系母校,經常將學科前沿動態、教改信息提供給學弟學妹,鼓勵他們努力學習。對學弟學妹們的求教,她總是耐心解答,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
情系扶貧顯身手
研究生畢業后,黃文秀本有機會留在北京工作,但她毅然響應國家號召,選擇回到家鄉建功立業,去脫貧攻堅一線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一心撲在扶貧一線的黃文秀,為這項事業付出了很多。父親病了,她只能盡量擠出時間去醫院探望,每次都是匆匆而來匆匆而去,一接電話馬上就趕回村里。家人心疼她,勸她多注意休息,她卻說:“脫貧攻堅到了關鍵節點,怎么也不能拖了脫貧事業的后腿。”
黃文秀的努力很快見到了成效,2018年,她駐村扶貧的樂業縣新華鎮百坭村有88戶417人脫了貧。當地老百姓歡喜地逢人就夸:“我們能脫貧,靠的就是有這樣的好書記!”
聽聞黃文秀遇難的噩耗后,長治學院師生紛紛通過寫紀念文章、開座談會交流等方式表達哀悼,表示要以這位優秀校友為榜樣。
長治學院黨委書記韓澤春說,學校黨委作出了向黃文秀同志學習的決定,各級黨團組織正在開展深入學習黃文秀先進事跡活動,“我們要把黃文秀身上可貴的精神在一批又一批學子中傳承下去”。
“黃文秀學姐勇挑重擔,體現了共產黨員的初心和本色,我們要學習她身上可貴的精神,努力學習、勤于實踐、不懈奮斗,肩負起新時代賦予的責任和使命,讓青春在為祖國為人民奉獻中煥發出絢麗的光彩!”學習了黃文秀的事跡后,長治學院學生吳鷹激動地說。
《中國教育報》2019年06月21日第3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