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新春走基層
趕在2月初藍莓上市的前幾天,遼東學院科技特派團一行9人再次來到丹東市東港溫室藍莓基地。下了車,他們便一頭鉆進藍莓大棚。頃刻間,溫潤的水汽便擁裹全身。首席特派員黃國輝教授立刻意識到,溫室給水過頻,土壤濕度過大。他馬上建議果農按照約每4天10—20分鐘的灌溉量小水頻澆,同時注意精簡施肥。
“大專家來了,這下我心里有底了!”東港市黑溝鎮大柴溝村果農于鳳春家今年種了4棚溫室藍莓,每個棚占地2畝左右,大約有800盆藍莓苗。老于掰著手指算計著:“這是黃教授推薦的L25藍莓新品種,每盆產量能達到4—5斤,頭茬預計能賣出每斤160—180元的好價格,希望今年收入再翻一番!”
這時,其他種植戶聽信兒也陸續趕來,圍著幾位專家不停地問這問那。針對“棚內溫度管理”“采摘保鮮”“運輸配送”等問題,特派員們一一開出“靈驗藥方”。
“已經發生病蟲害的溫室棚藍莓,要多使用物理方法,或對藍莓進行安全有效的化學藥劑噴施?!薄俺醮哼M行疏枝摘葉,可以增加果實的光照,提高做果品質,別舍不得,果子少了我給你補償?!笨吹焦r舍不得“修理”藍莓,黃國輝一邊示范剪枝技術,一邊給果農吃“定心丸”。
從2014年開始,作為遼東學院科技特派團團長,黃國輝帶領團隊相繼開展了藍莓、草莓、軟棗獼猴桃等小漿果的栽培技術、新品種選育等科研攻關和成果轉化,并在生產一線推廣應用低需冷量常綠藍莓的無土栽培技術。如今,藍莓種植已經成為丹東市的支柱性特色產業,丹東的藍莓走俏全國,產量占到全國的1/4左右,年均創造經濟效益5億元以上。目前,丹東藍莓整體栽培標準和管理水平已成為全國藍莓生產園的領軍者。
如今,丹東已成為中國藍莓的核心產區。隨著丹東藍莓的供不應求,黃國輝團隊開始加快“促進北方溫室藍莓果實成熟期提前”的課題研究。“藍莓采摘期大多是在7月份,如果將它的成熟期改到春節前后,不僅可以成為市場上的搶手貨,農民的經濟收益也會大幅增加?!秉S國輝想方設法幫助農民增產又增收。
“這下,丹東地區的果農們可閑不著了?!碧嘏蓤F成員周文杰笑著對記者說,“以往在東北,春節前后是很多蔬果的‘空窗期’。現在,這些‘小金豆’馬上就能優先上市搶占市場,果農們從‘貓冬’變成了‘忙冬’!”
從良種繁育、規模種植到采摘保鮮、生產銷售,小小藍莓在丹東形成了長長的優質產業鏈。而這只是遼東學院助力地區特色農業發展的一個縮影。小漿果、有機水稻、大果榛子等多個技術團隊,30余名科技特派員深入田間地頭送種子、傳技術,一個個興邊富民的好產業讓村民們鼓了“口袋”,富了“腦袋”。
“學必期于用,用必適于地。作為丹東地區唯一的本科院校,我們將加大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力度,為遼寧乃至東北地區農業農村加快現代化進程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撐!”遼東學院校長馬殿榮說。
《中國教育報》2024年02月05日第1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