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方百計促進大學生就業
本報訊(記者 魏海政 通訊員 鞏姝言)“在產業學院學習最大的優勢,是能夠第一時間獲取更豐富和最前沿的工作經驗,這不是短期實訓、實踐所能掌握的內容。”近日,山東工商學院信息與電子工程學院2020級學生潘昊林告訴記者,該校信息與電子工程學院和“訪企拓崗”目標企業聯合成立集成電路與系統產業學院,他在產業學院進行了很多企業級項目的訓練,大大提高了就業求職的競爭力,去年12月就與格科微電子(上海)有限公司簽約,順利就業。
在青軟創新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山東浪潮優派科技教育有限公司等企業,時常會出現山東工商學院學生忙碌實習的身影,他們在實驗室、匯報展演廳等“面對面”接受企業專業人士的帶教,“零距離”參與企業日常運轉,“沉浸式”投入企業級項目研發。
“產業學院是高校與地方政府、行業企業等多主體共建共管共享的學院。山東工商學院依托學校高水平學科和一流專業建設等項目平臺,與知名企業共建了14個現代產業學院。這些產業學院不僅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和山東省‘八大發展戰略’,還為大學生求職就業搭臺子、鋪路子。”山東工商學院黨委副書記、校長陶虎介紹。
“模擬版圖設計行業發展迅速、知識更新快,對優秀人才需求量大,學校通過單一課堂教授專業知識的模式,已無法滿足企業用工需求。”山東工商學院集成電路與系統產業學院教授華臻表示。因此,該校以現代產業學院為依托,推進“引企入教”,促進人才培養與產業需求融合,校企雙方采用“菜單式”模式,培養更多適應企業、行業高速發展需求的應用型、復合型、創新型人才,同時,也保障了學生就業。
目前,山東工商學院14個現代產業學院主動探索校企人才雙向流動機制,積極開展校企導師、產業教授聯合授課、聯合指導,選聘行業協會、企業業務骨干、優秀技術和管理人才到校任教,百余名企業高級職稱工程師擔任學校學生企業導師和“青春成長導師”,“雙師雙能型”教師在導師隊伍中占比達到30%,將傳統式“工學交替”“頂崗實習”“訂單式培養”和技術咨詢服務優化升級為校企協同育人。
該校數學與信息科學學院自2022年10月與山東漢鑫科技等公司簽訂了未來信息技術學院共建合作協議后,不斷加強校企合作,通過開設“大數據校企合作班”,開展認知實習、師資互派、基地實訓、送崗實習等,不斷助力行業培養高素質、高技能應用型人才。
“產業學院建設的初衷就是通過與行業龍頭企業群建立深度校企合作,搭建面向該行業的產學研深度合作平臺,推動人才培養供給側與產業需求側的緊密對接,培養符合產業高質量發展和創新需求的高素質人才。”該校未來信息技術產業學院教授喬小燕說。
“對于求職者來說,產業學院本身有相關的合作企業和內推渠道,打通了從學校到用人單位的最后一公里,渠道暢通,大家對未來就業信心十足。”該校管理科學與工程學院大四學生周俊龍,在產業學院學習期間達到企業錄用要求,順利入職。
以該校集成電路與系統產業學院為例,2023年78名畢業生,除了24人升學深造,其他全部實現高質量就業,對口就業率創歷史新高。目前2024屆80名畢業生中,順利升學、入職的學生已超過去年同期,就業勢頭良好。
“我們將以產業學院為媒介,實現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的有機銜接,持續培養適應產業轉型升級和促進高質量發展需要的應用型人才,持續助力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山東工商學院黨委書記郭建國說。
《中國教育報》2024年06月10日第1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