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北京9月16日訊(記者 施劍松)北京市東城區今天召開全區教育大會。記者從會上獲悉,東城區已開出《北京市東城區建設教育強國首善之區示范區任務清單(2026—2030年)》,目標是到2027年建設教育強國首善之區示范區取得階段性顯著成果,到2030年基本建成教育強國首善之區示范區。
東城區教育改革任務清單將全面加強黨的領導列為第一任務,深化“正陽融育”黨建品牌建設,推進“強才計劃”“強師工程”“強校行動”,確?!罢栭T下”“金水橋邊”教育改革與發展“一張藍圖繪到底”。
東城區要求教育系統深化思政改革,構建一體育人新范式。利用文化高地和“紅色搖籃”區位優勢,深化大中小學思想政治教育一體化建設。推動高校實驗室、藝術體育場館、博物館等各類社會資源開放共享。鍛造一批補鈣壯骨、固本培元的思政示范“金課”。
東城區提出,要著力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筑牢全面發展新根基。實施學生體質強健計劃,啟動“健康·發展2030”工程。發揮區委深改委教育衛生體育領域綜合改革專項小組作用,落實北京市中小學“課間一刻鐘”“體育八條”“身心健康二十條”要求,推進醫教協同、體教融合。
東城區將大力實施科學教育,為教育系統注入提質增效新動能。包括:實施科學素養培育“沃土計劃”,提升中小學生科學素養;探索“科學+文化”“科學+藝術”系列課程,配齊配強科學教師;與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形成“未來科學家啟航計劃”“科學方法特訓營”等品牌;打造一批科學高中等。
在積極探索拔尖創新人才自主培養方面,東城區將加強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基地建設。面向具有創新潛質的高中學生,實施“脫穎計劃”,與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科學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共建人工智能、數理、生化、人文藝術等專業學院,強化“卓越成長營”“化海啟航”等品牌,并在經費、師資等方面強化政策保障。
在人工智能運用方面,東城區堅持智能向善、育人為本,將加強全國智慧教育示范區、國家智能社會治理實驗基地建設,實施“AI+教育2030工程”,全面開展人工智能通識教育。加大“循證教研”,推動形成全域教研新樣態,建設一批人工智能應用場景標桿學校。
東城區教育改革任務清單提出,實施“薪火傳承”“青藍儲備”計劃,優化干部結構,加強梯隊建設。落實“集賢計劃”,分別給予“杰出人才”“領軍人才”“優秀青年人才”100萬元、50萬元、10萬元獎勵。為非京籍優秀畢業生及優秀人才解決周轉住房,為博士及高端教育人才優惠提供為期3年的公租房使用權,對優秀博士畢業生一次性獎勵10萬元。
東城區堅持全民尚學、泛在可及,將推進學習型組織創建、全民終身學習活動周、市民教育培訓等工作,加強社工、新就業群體、家長、老年群體等各類人群技術技能及文化素養培訓,打造“15分鐘市民終身學習圈”。推進全國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實驗區建設,深化“家校社·共育2035工程”,成立“教聯體”,深化閱讀素養提升工程。
東城區委副書記王達品說,作為首都功能核心區,東城區提出建設教育強國首善之區示范區的定位,是要在落實國家戰略中展現東城擔當,要在北京市加快建設教育強國首善之區進程中打頭陣、當先鋒、作表率。
《中國教育報》2025年09月17日 第03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