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3月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財政部頒發《關于實施“技能照亮前程”培訓行動的通知》以來,北京、江蘇、廣西等地隨之推出相關落實行動。從國家層面的頂層設計到地方層面的精準落地,“技能提升”正成為鏈接人力資源與經濟發展的關鍵紐帶,為不同群體點亮職業前程,更為社會進步注入強勁動能。
從制度深意來看,“技能照亮前程”行動是應對就業與產業雙重挑戰的“破局之策”。當前,我國就業市場形勢復雜:一方面,人工智能、先進制造等新興產業急需高素質技能人才,部分傳統行業轉型升級也面臨技能型勞動力短缺;另一方面,大學畢業生、農村轉移就業勞動者等群體因技能與市場需求不匹配,面臨就業困境。國家層面推出這一行動,正是要通過大規模、高質量的職業技能培訓,打通人力資源供需的“堵點”,實現“就業穩”與“產業興”的雙贏互動。
地方層面的配套計劃則讓國家戰略的落地更具“針對性”與“實效性”。以廣西近日出臺的《“技能照亮前程”三年行動計劃(2025—2027年)》為例,其提出的“崗位需求+技能培訓+技能評價+就業服務”四位一體項目化培訓模式,精準抓住了技能培訓與就業銜接的關鍵環節。分階段推進的任務安排尤顯匠心:2025年開展技能需求普查、建立動態數據庫并在重點領域試點,確保培訓“有的放矢”;2026年逐步拓展至新職業、現代服務行業,致力打造地方特色品牌,讓技能培訓與區域產業特色深度融合;2027年覆蓋康養托育、農村轉移就業等民生重點領域,構建勞動者職業生涯技能提升服務鏈條,實現技能服務的“長效化”與“普惠化”。這種“從需求出發、按階段推進、向民生延伸”的思路,有利于讓國家政策在地方落地時更貼合實際需求。
政策加持固然是彌足珍貴的民生福祉,若要將政策優勢順利轉化為自身發展的競爭力,大學畢業生、農村轉移就業勞動者、登記失業人員等重點群體,更需自強不息、主動作為。
對大學畢業生而言,利用“技能照亮前程”政策,是破解就業迷茫、實現精準就業的重要路徑。當前,不少大學畢業生面臨“專業知識與崗位需求脫節”的問題,而政策覆蓋的人工智能、先進制造、現代服務等領域,正是大學畢業生就業的熱門方向。大學畢業生應主動關注地方技能需求數據庫,結合自身專業與興趣,參加針對性培訓,及時補齊短板弱項,做強核心優勢,讓技能成為打開就業大門的“金鑰匙”。
對農村轉移就業勞動者、登記失業人員等來說,這一政策是實現“從體力型就業到技能型就業”轉型、提升就業質量的“跳板”。長期以來,農村轉移就業勞動者往往因為缺乏專業技能,只能從事低技能、低收入的工作,就業穩定性差。勞動者應積極參與地方組織的免費或補貼性培訓,努力成為產業工人或技能高手,以獲得更高的收入、更穩定的工作。這樣不僅能盡快在城市找到歸屬感,更能實現從“謀生”到“發展”的跨越。
“技能照亮前程”,核心在“技能”,關鍵在“自強”。政策為勞動者搭建了成長的平臺,但最終能否實現職業突破,還需靠個人的主動學習與不懈努力。作為求職者,應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將技能培訓作為長期投資,不斷更新知識體系、提升專業能力。同時,要保持積極的就業心態,不畏懼轉型挑戰,在技能提升中找到自身價值,在崗位實踐中實現成長。
從國家戰略到地方實踐,從政策紅利到個人奮斗,“技能照亮前程”行動正為無數勞動者鋪就一條通往未來的希望之路。當更多人通過技能提升實現就業夢想,當人力資源與產業發展精準對接,我們將迎來就業更加充分、產業更加興旺、社會更加繁榮的美好未來。
(作者系蘇州工業園區職業技術學院教授、副校長)
《中國教育報》2025年09月17日 第02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