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據校長專業標準,規劃學校發展是校長的專業職責之一,但實際效果并不理想。據筆者觀察,當下,有的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把學校發展規劃的制定當作一項任務來完成,更多是聚焦于“成文”。至于規劃文本,通常先由辦公室主任或教科室主任捉刀代筆,校長過目一下或稍加修改便上交完事了。
要真正實現以規劃引領學校高質量發展,關鍵要從“成文”轉向“成事”,不是走形式,而是干實事。
校長應該明白,學校發展規劃不是給領導看的,而是自己辦學用的。它是校長帶領師生等主動思考學校發展的產物,是推進學校高質量發展的行動方案。制定好學校發展規劃,校長應轉變思維方式,具有如下幾個“規劃思維”:
系統觀念。制定學校發展規劃,主要回答好5個問題:“我是誰”介紹學校概況,“現在在哪里”分析發展現狀,“要到哪里去”確定發展目標,“如何到那里去”明確任務舉措,“怎樣證明已經到了那里”說明目標的達成標志。
設計為要。優質學校是理念驅動的。要重視辦學頂層設計,凝練學校教育哲學,做好“鑄魂”“筑夢”和“畫像”這3件事,確立學校的辦學理念、發展愿景和育人目標,回答學校所要追求的理想教育、所要辦的理想學校和所要培養的理想學生。
問題意識。問題是學校發展的內在動力。校長要在對學校發展現狀進行系統分析的基礎上,提煉出影響學校發展的主要問題。問題的提出不能囿于表面現象,要聚焦本質。例如,在規劃制訂中,不少學校都提出了教師隊伍年齡偏大問題,探究后發現其本質是教師的內驅力不足。
目標導向。目標是學校發展規劃的靈魂。要科學制定學校發展的目標,目標要具體,切忌過于宏大和模糊;目標要適切,不宜過高或過低。目標表述可分為總目標和分目標,具體目標盡可能量化、可監測。
邏輯自洽。規劃文本各要素、內容之間要體現邏輯自洽,不能相互矛盾。如辦學理念、發展愿景、育人目標之間要邏輯一致,規劃目標與現狀分析、發展思路有內在聯系等。
要事優先。學校工作千頭萬緒,規劃文本不需面面俱到。要聚焦影響學校發展的關鍵因素,如辦學方向、課程教學、學生發展、教師發展、學校管理等。要基于學校的發展目標,突出學校的重點工作和特色工作。倡導校本化概念和個性化表達,少講“普通話”,學會講“方言”。
總之,一份好的學校發展規劃文本,現狀分析要全面深入、問題提煉要精準聚焦、目標設定要明確具體、實施舉措要簡明扼要,體現思路清晰、要素齊全、內容規范、文字簡練。
最后,好的學校發展規劃的制定不能止于“成事”,而要超越“成事”,走向“成人”。制定學校發展規劃很容易把大家的注意力吸引到學校的發展上去,即把學校辦成一所什么樣的學校,關注學校的特色和品牌建設,而把人給忽視掉了。然而,學校因為學生而存在,教師因為學生而相聚。辦學的關鍵是要回答好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換言之,從表面上看學校發展規劃指向“事”,實質是指向“人”。因此,校長制定規劃時要思考規劃怎么圍繞促進人的發展而制定,在規劃制定過程中是否充分考慮了人的真實需求,人發展了沒有、變化了沒有,發展了什么、變化了什么。要把師生發展作為至高原則,在“成事”中“成人”,在“成人”中“成事”。
(作者系杭州師范大學教授)
《中國教育報》2025年09月26日 第06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