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軍團隊
■參賽項目:
模塊化智造技能工坊
■參賽院校:
柬華應用科技大學
■參賽選手:
TY PISEY,THAV PHANHA,SEAB THAISANN
一條燕窩生產線突發故障:生產線的實時監控發現異常,數字孿生系統同步顯示機械臂卡滯,AI數字人在精準診斷后立即給出傳感器檢測方案,團隊依據指導,僅用三步即解除故障,全程不到3分鐘。在2025年世界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總決賽現場,來自柬華應用科技大學的項目團隊生動還原了柬埔寨金邊一家燕窩加工廠生產線場景。他們的“模塊化智造技能工坊”項目,憑借“數字孿生+AI數字人”的創新組合,實現了從故障發現到問題解決的快速響應。
項目團隊成員TY PISEY告訴記者,項目的靈感源自柬埔寨企業的實際需求。項目團隊在柬埔寨一些工廠實地調研發現,由于本地技能人才短缺,企業價值高昂的進口設備頻繁停機。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的瓶頸,并非缺乏高端設備,而是本土技術能力與先進設備之間的“最后一公里”難題。為此,項目團隊在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大學外派柬華應用科技大學教師芮紅艷的指導下,與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博士團隊多次研討和反復打磨,提供了一套“人人能操作、本地可維護”的解決方案。
“我們的項目融合了數字孿生技術與AI數字人助手,創建了高精度數字孿生模型,實時映射物理產線。”團隊成員THAV PHANHA用流利的漢語告訴記者。據他介紹,當設備發生故障時,工程師會通過平板電腦咨詢基于DeepSeek大模型的AI數字人,AI通過分析數據診斷故障,并通過直觀的交互提供逐步維修指導。
團隊成員SEAB THAISANN告訴記者,項目的創新之處在于該工坊本身也是一個實踐培訓平臺,讓學生在維護真實設備的過程中系統掌握相關技能。“我們設計的不僅是一套設備,更是一種可持續的賦能模式。期望未來能將這一方案推廣至東南亞更多農產品加工領域,讓職業教育真正成為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的強大引擎。”
柬華應用科技大學是中國職業教育第一所海外應用技術大學。據芮紅艷介紹,學校根據柬埔寨當地中資企業和當地產業需求,開設了機械電子工程技術、新能源發電工程技術、網絡工程技術、汽車服務工程技術、電子商務、現代物流管理、旅游管理、人工智能工程技術、軟件工程技術、工商管理等10個本科專業。學校構建了文化適應和技能發展融合課程,引入“走出去”企業的真實項目開展教學,為柬埔寨產業升級提供持續的人才動力。“模塊化智造技能工坊”項目的成功實踐證明,職業教育不僅是傳授技能,更是推動社會進步的創新力量。中國職教為東南亞乃至全球制造業的數字化轉型、智能化改造提供了可復制的“中國職教方案”。
[專家點評]
Mark Sisson(英國職業教育專家):
作為在航空制造業工作了多年的從業者,柬華應用科技大學的這個項目讓我看到了智能制造領域的創新實踐。
首先,這個項目抓住了制造業轉型的關鍵——預測性維護。這個團隊通過數字孿生技術實現了實時故障診斷,在3分鐘內解決機械臂停機問題,這個速度相當出色。其次,AI數字人助手的創新應用讓我印象深刻。這個項目用DeepSeek大模型驅動的AI助手,讓每一位現場工程師都能獲得“專家級”指導。這不是簡單的故障手冊數字化,而是真正的智能決策支持系統。再次,項目的實踐策略值得稱贊。他們針對東南亞地區“缺少技術專家、依賴外援”的現實,打造了既能解決問題又能培養人才的雙重功能平臺,這種思路正是可持續發展的關鍵。
這個項目讓我看到了中柬職業教育合作的巨大成就!團隊成員不僅掌握了尖端技術,更重要的是將這些技術轉化為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這個項目證明,中國的職業教育經驗與柬埔寨的產業需求相結合,能夠產生1+1>2的效果。相信這種模式將成為“一帶一路”職業教育合作的典范,為更多國家的制造業升級提供寶貴經驗!
《中國教育報》2025年11月15日 第03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