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新聞網訊 在全球氣候變化日益嚴峻、生態環境亟待保護的今天,如何用實際行動踐行中國政府應對氣候變化、節能減排的承諾,同時動員更多的中國青少年成為地球家園的呵護者、綠色低碳理念的傳播者,2019年1月24日,由守望地球國際野外科研志愿者機構舉辦的“守望地球氣候變化和生態保護國際論壇暨2018年度科學家頒獎典禮”在北京舉辦,來自中外的知名專家和杰出的野外科研專家從自己的實際經驗對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和生態建設等角度分享了自己的觀點。
當日活動現場,來自秘魯、四川、甘肅、廣東和北京的國內外知名科學家和杰出的野外科研志愿者科考隊員被授予年度科學家和年度野外科研志愿者獎項和稱號,同時還舉行了守望地球校際氣候尖兵伙伴計劃的啟動儀式。國家林業和草原局代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駐華代表、原日本地球環境問題擔當大使、秘魯駐華大使等,為獲獎的守望地球科學家頒獎。
據悉,守望地球是中國第一家國際野外科研志愿者機構,也是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成員單位。守望地球旨在動員公眾,包括世界的未來 - 青少年,以野外科研志愿者的身份,以直接參與的方式,支持守望地球在世界各地開展的、可持續未來所必需的野外科研項目。
自2012年以來,秉承“公眾參與科研”的機構理念,守望地球共計為全球16個具備重大生態意義的野外科研項目持續提供資金支持,并輸送野外科研志愿者超過3,500人次,累計志愿服務超過210,000小時。志愿者將協助全球知名科學家進行一線野外數據調研和采集,以此為科研團隊制定應對氣候變化和生態建設的科學決策,提供堅實的數據和理論基礎。
會議初始,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核心專家、2007年度世界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拉杰德拉?山地就“氣候變化最新動態和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談判情況最新進展”進行了專題演講。隨后,圍繞氣候變化與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之間緊密相連的生態關系,三位國內外知名科學家就野外科研主題進行了一系列專題發言,包括原國家林業部保護司副司長陳克林以“水鳥和濕地生態保護”為題做了報告,原日本地球環境問題擔當大使崛江正彥就“日本的氣候變化應對方案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發表演講,以及秘魯亞馬孫生態保護基金會主席理查德?鮑德默作了“亞馬孫熱帶雨林生態監測”報告等。
“守望地球”野外科研志愿者隊員代表認真聽取了現場專家的科研報告,并積極發言,分享了他們親身參與守望地球野外科考的志愿者經歷,包括守望地球與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聯合開展的“大熊貓野化培訓與放歸”、與肯尼亞國家環境管理局聯合開展的“拯救東非大裂谷的黑犀牛”和守望地球亞馬孫生態保護基金會聯合開展的“亞馬孫熱帶雨林生態監測”等野外科研志愿者項目,以及守望地球青少年野外科研志愿者優秀代表以觀察員的身份,參加在迪拜舉行的濕地公約第 13 次締約方大會等活動的匯報。
2018年,超過600名青少年野外科研志愿者親身參與了守望地球在全球各地開展的野外科研項目,用實際行動了中國政府應對氣候變化、節能減排的承諾。為了動員更多的中國青少年成為地球家園的呵護者、綠色低碳理念的傳播者、低碳生活方式踐行者,為全球建設綠色低碳新家園做出應有的貢獻。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核心專家、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拉杰德拉?山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駐華代表貝婓然、守望地球創始人兼首席研究員諶良仲、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學校長王紅軍、牛津大學AQA考試局首席教育官帥威、中科致知國際教育集團事業部總經理張曄等知名學術界、教育界代表,聯合啟動了守望地球“氣候尖兵” 校際伙伴計劃。參與守望地球校際氣候尖兵伙伴計劃的學校表示,中國青少年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應該發揮更重要的作用。氣候尖兵伙伴學校將于全社會一道,以實際行動,采取實際措施,推動綠色低碳轉型,長期開展應對氣候變化和生態保護方面的野外科研交流及合作,為落實中國政府巴黎協定的節能減排承諾及聯合國2030可持續發展目標等,做出實實在在的貢獻,同時培養青少年的社會擔當及責任,助力青少年全面發展。
此前,為了動員更多的公眾關注當今人類所面臨的全球環境問題的緊迫性和重要性,采取公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傳播保護生態文明,建設美麗中國的理念,2018年10月28日在國家大劇院舉辦了守望地球?航天國樂室內樂團音樂會,這是一部從環保視角+人類命運共同體為主題的音樂會,以守望地球、智慧的陽光、高山流水為三部曲,用美妙的音樂語言牽手中國夢、世界夢,倡議綠色環保、落實氣候變化巴黎協議、呵護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母親,抒發了對人類命運共同體、一帶一路偉大倡議五周年的靈動與美好愿景。
環保盛會上,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駐華代表和守望地球野外科研志愿者機構聯合授予被譽為“精湛的人文音樂會導演”的、航天國樂室內樂團藝術總監劉亞為守望地球公益形象大使。
野外科研和監測,貴在長期堅持,2018年度更是涌現了很多優秀的科考隊員與和感人的科考故事。守望地球2018年度科學家、年度野外科研志愿者、年度青少年野外科研志愿者、年度野外科研指導老師等4個獎項也在論壇上頒發。秘魯亞馬孫生態保護基金會主席理查德?鮑德默等9名科考人榮獲諸獎項,他們盡己所能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及生物多樣性保護和為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所做出的努力及貢獻,深深打動著在場的每一位與會者。
野外科考期間,科研團隊及野外科研志愿者科考隊員,常常需要對大氣、水源、土壤、植被進行一系列數據采集,這些數據都將為科研團隊制定應對氣候變化及生物多樣性保護的科學方案,提供堅實的理論基礎。論壇期間,北京拓撲智鑫環境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郭勇輝向守望地球野外科考隊捐贈該公司生產的大氣監測設備,以助力一線野外科研工作在大氣監測方面的開展。
論壇結束之際,協辦方 -喜瑪拉雅幸福曼達拉集團CEO李恩義就“可持續未來的自然環境管理和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理念和實踐”主題分享了守望地球/幸福曼達拉報告。
“凝聚中國力量,共同守望地球”,守望地球創始人諶良仲先生如是說,“守望地球讓我們向世界展示了中國人的環保使命和擔當。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從科學家到野外科研志愿者,已經有越來越多的朋友們加入到守望地球的環保隊伍中來,為了我們共同的家園,盡一份自己的力量!”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