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北京3月12日訊(記者 柯進 禹躍昆)“現在,高校的文物保護存在安全隱患多、保護難度大、資金使用難等令人堪憂的現狀,一些文物建筑也面臨損壞的風險。”全國人大代表、河南大學黨委書記盧克平建議,國家相關部門應加強高校文物保護。
盧克平分析說,當前,全國存有大量清代和近現代建筑的高校,大多已入選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以河南大學為例,其明倫校區的河南留學歐美預備學校舊址,于2006年3月入選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8萬多平方米的大禮堂、南大門等16棟單體建筑,規模宏大,保存完整,與校園北側的鐵塔和東側的開封城墻交相輝映,并稱為“三處國保”,具有原真性和不可復制性,也具有極高的文物價值。
盧克平認為,高校文物建筑多為磚木結構,大多面臨老化、腐蝕、潮濕等問題,文物建筑正在形成不可逆的損毀;由于高校很多建筑文物至今仍發揮著教學、科研和公共服務功能,使用強度大,加上有些老建筑已有上百年的歷史,建造時沒有設計、安裝消防、避雷等基本安保設施,也有些因歷史原因存在違規改造現象,且缺乏承載力、空氣質量等方面的科學論證,安全問題嚴重;在資金使用上,由于專項文物保護資金具有時限性,且審批使用程序復雜,加之缺乏文物修復、施工的專門定價標準,只能套用現代建筑維修施工標準進行招標,故往往無人應標,導致有資金卻難以使用,甚至不能用的現象。
盧克平建議,國家有關部委設立工作組和研究課題,加大研究力度,攻克保護和維修中的難關,徹底解決高校文物保護的難題,并責成有關部門對高校文物建筑進行安全評估,針對文物建筑的不同情況,對其實用功能進行分類限定,杜絕過度使用或不使用的極端做法。同時,通過列支單獨預算,以實事求是的態度,確立高校文物保護資金的使用時限、范圍、程序及開支標準,改進甚至打破一些不合理的條條框框,確保文物保護資金發揮實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