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屆鄉村兒童閱讀暨書香校園發展論壇近日在四川省廣元市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基金會、公益組織、教育部門、學校、專家學者300余人,圍繞鄉村兒童閱讀推廣如何走向深入、書香校園建設與發展等問題,展開了廣泛而深入的研討和交流。
引領教師通過閱讀實現專業成長
作為此次論壇的主辦方之一,廣元市利州區教育局局長左家友介紹了該區持續實施教師閱讀和書香校園建設的收獲和感悟。2012年以來,該區通過成立“星空教師讀書社”,引導和激勵教師走上以讀書為基礎的專業發展之路。與此同時,該區在書香校園建設中加大資金投入,每所學校都建有閱讀教室、閱讀書吧、閱讀走廊和班級圖書角。
該區在心和公益基金會的資金和專家智力支持下,為25所鄉鎮學校提供了精美繪本、優質童書以及相關閱讀指導,通過專業培訓幫助教師理解:閱讀為什么如此重要、師生應該讀什么書、如何閱讀更有效。
“如今,全區教師已經深深感受到了堅持閱讀給自身和孩子們帶來的可喜變化,并在群文閱讀、整本書閱讀、主題閱讀等領域,開展了大量的實踐探索和課題研究。全區的教師閱讀和書香校園建設正在走上深入化和專業化的道路。”左家友說。
從閱讀開始體驗教師的幸福感
安徽省合肥市望湖小學教師趙敏,是合肥學校圖書館老師協會理事,她說自己體會做語文教師的幸福感是從做閱讀開始的,“尤其當我從一線語文教師轉崗為學校專職圖書管理教師后,我的職業生涯迎來了一個全新的開始”。
在校長胡冬梅的大力支持下,趙敏和團隊一起不斷將學校圖書館從硬件到軟件進行一次次升級,“如今我們學校的圖書館已經變成了一個自由、開放、舒適的多功能閱讀空間,師生不僅能在這里享受閱讀的快樂,還能隨時在這里開展閱讀課程教學”。趙敏介紹說,學校不僅設立了多位專職圖書館教師崗位、定期進行圖書館教師培訓,還下放圖書采購權,讓學科教師和學生都能參與到學校圖書的選擇和采購,“我們的目標是致力于將學校建立在圖書館上”。
深圳市如意小學副校長胡紅梅,也是一位深度體驗過閱讀幸福感的閱讀推廣人。她不僅帶著兒子從小實踐親子閱讀,還在家建起了一個小型圖書館,并面向小區的孩子們開放。論壇上,她介紹了如何在學校通過宏觀、中觀和微觀三個層次,開發以兒童為本位的閱讀樹課程。通過該課程,教師可以帶領孩子用6年時間,泛讀100本優質童書和精讀100本優質童書,“我們都希望孩子能夠‘自發’地愛上閱讀,但其實閱讀是需要引導的,并為孩子提供各種閱讀幫助,孩子就能更容易培養起閱讀習慣和閱讀興趣”。
鄉村兒童閱讀推廣背后的公益力量
從2008年開始走上閱讀推廣之路的時朝莉老師,介紹了她如何通過“互加計劃”,帶著全國各地1000多個孩子每日晨讀的美好經歷,“我第一次發現,我這樣一個平凡的老師,原來也可以做到過去不敢想的事情。最初,我只是想把自己在教室里上的課程通過網絡帶給更多的孩子們,沒想到這個愿望不但實現了,而且竟然堅持了4年”。
從2014年至今,時朝莉已通過彩虹花和閱匯項目,累計開展800多節公益網課,覆蓋20多個省,有3000多個參與班級,累計課程點擊量達到41.9萬次。像時朝莉一樣,如今有眾多公益機構和組織每年都在以各種方式支持鄉村兒童閱讀。
論壇上,大別山閱讀空間、六和公益、擔當者行動、滿天星公益、有為圖書館、泉蒙公益、益微青年等公益機構代表,分享了他們在推動鄉村兒童閱讀、助力書香校園建設方面的探索和收獲。據論壇主辦方之一、心和基金會秘書長伍松介紹,此次參會的130余家公益機構,通過閱讀推廣和書香校園項目先后服務了全國超過16000所學校。
一位與會教育工作者感慨地說,“之前,我以為公益機構所做的事情,無非就是找錢、捐贈、評估,而這次看到他們所做的遠遠超乎我的想象,就拿建立圖書館來說,他們會設計對兒童友好的環境,會配備有質量的童書,會對教師進行系統的培訓,甚至會幫助教師做閱讀課程設計……這一切,做得如此專業、如此用心”。(郜云雁)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