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們在學校安置點的快樂瞬間 拍攝者:賈晨
學校安置點的孩子們認真聆聽大學生志愿者的科普講解 拍攝者:賈晨
“有誰知道,飛機向上仰角45°是在起飛還是降落過程中?”7月20日上午,在銅陵市義安區實驗小學安置點,一場特殊的志愿服務活動吸引著這些來自義安區老洲鄉的孩子們——當地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小分隊正為他們講解航空航天知識。
這次志愿活動的負責人趙以寧說:“因為洪水,很多人離開家被轉移安置,這其中有很多學齡兒童。作為大學生,應該為他們做些什么,我就想結合我們的專業知識為他們做一些航空航天方面知識的科普。”
這是大學生志愿者團隊第一次走進安置點。志愿者們用所學專業和特長為這里的孩子打開一扇窗,也埋下一粒種子。
銅都雙語學校7年級學生王景然說,今天的活動讓他知道了國家的強大,有國才有家,自己也要更努力。
王景然是跟著爺爺奶奶轉移到安置點的。目前和爺爺住在一起。剛來的時候他覺得床很硬,學校馬上又發了一床被子讓他墊上。
每天5、6點,王景然就被小伙伴喊起床。7點吃過早飯,就會到教室做作業、看書。他說在這里每天都很開心,有同伴和老師,還有很多志愿者。學校志愿者大哥哥幫忙打飯、倒水,每天都有葷菜吃,有蛋餃、肉圓、雞腿,他最愛吃蛋餃。
“最開心的就是老師組織各種活動——唱歌、跳舞、做拍手操,覺得時間都不夠用”。王景然告訴父母“這里很好”,爸媽都很放心。這個夏天景然自己親身經歷了“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是一次難得的經歷。
“這幾天一直在下雨,有時候雨下得可大了……有時候雨下得很溫柔……”,2020年的這個暑假,讓老洲博愛中心小學二年級的學生裴雨蝶,對雨有了格外深刻的印象。在老師的輔導下,她用這篇短文記錄下自己的心境。
因為這場暴雨,母親帶著雨蝶和妹妹一起來到義安區實驗小學安置點。在這里她不僅很快有了小伙伴,還有了更多的收獲。雨蝶說喜歡這里。數學老師很細心,語文老師有耐心,這里的老師還教她正確的學習方法。“這個不尋常的暑假,每個人的經歷,不僅難忘,更伴隨著成長。”教師志愿者盛玲說。(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記者 方夢宇 通訊員 賈晨)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