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久久精品国产第一区二区三区 _国产日韩视频一区二区三区_色域天天综合网

首頁>檢索頁>當前

甘肅禮縣:堅持四個聚焦 促進教育公平

發布時間:2020-08-18 作者:李天林 來源:《中國民族教育》雜志

甘肅禮縣位于甘肅省東南部,隴南市北部,總人口54.3萬人,農村人口48.41萬人,貧困人口1.21萬人,貧困發生率2.5%,是全國52個未摘帽退出的深度貧困縣之一。近年來,我們禮縣教育系統將教育扶貧與均衡發展相結合,堅持“四個聚焦”,采取“抓兩頭,促中間,保公平,提質量”的方略,綜合施策,循序漸進,促進全縣義務教育學校辦學水平整體提升,有效保障了鄉村適齡兒童“享受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的權利。

聚焦機制創新,推進城鄉教育集團化一體化發展

作為農業大縣,我縣教育發展的主體和基礎在農村,沒有高質量的農村教育,就談不上全縣教育健康發展。我縣始終把農村教育作為教育改革發展的主陣地,統籌城鄉教育資源,推動縣域內和鄉鎮區域內教育資源“雙循環”,著力打造教育發展“雙引擎”,為實現城鄉教育一體化發展奠定了基礎。

組建學校聯盟,著力推動城鄉學校集團化發展。我縣按照學校辦學特色和地域條件,由10所縣鎮優質學校與農村薄弱校組建了“1+1”學校聯盟,縣教育局對聯盟學校同步考核,推動城鄉聯盟學校從學校管理、教研教改、教師培養、學生關愛四個層面開展交流活動,促進鄉村薄弱學校教育教學水平不斷提升。在聯盟校活動中,除骨干教師支教或跟崗學習外,主要采用同課異構方式進行課堂研究,結合具體的實際問題進行討論研究,既從微觀課堂上解決了教師的困惑,也從辦學理念上實現了潛移默化,為推動農村教育高質量發展撒播了金種子。鹽官鎮學區是我縣組建學校聯盟的先行者。自2008年組建聯盟以來,該學區從課堂教學、作業教案展示、師生體育競技、師德師風建設等各個層面開展活動20多次,推動聯盟校之間在管理上相互借鑒、思想上相互交流、業務上相互學習,促進全鎮辦學水平同步提升。

改革管理機制,促進鄉鎮學區內小學一體化發展。實行教育一體化發展是國家深化教育體制機制改革的重要內容,也是推進教育資源共享,讓更多農村孩子在家門口享受優質教育資源的必由之路。按照國務院《關于統籌推進縣域內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和教育部陳寶生部長在全國統籌縣域內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改革發展現場會上的講話精神,我縣針對人口分布零散、學校布點多的特點,堅持“學生不動老師動”,探索實行中心學校校長負責制,以鄉鎮中心小學(九年制學校)為主體建設一體化學校。按照地理位置、生源范圍,將附近小規模學校和教學點的教育資源劃歸中心小學統籌調配。中心小學(九年制學校)對學區內小規模學校實施“五統一”管理(教育教學統一管理、教師統一配置、教育設施統一調配、教育經費統一使用、教學績效統一考核),將中心學校和小規模學校教師作為同一學校的教師“一并定崗、統籌使用、輪流任教”,使小規模學校(教學點)就讀學生能夠就近接觸中心小學的教師資源,實現了教育公平最大化。

湫山鎮是我縣的偏遠鄉鎮之一,地處高寒地區,交通不便,信息閉塞,小規模學校布點多、學生少、教師缺、質量差。湫山鎮包山方大希望小學是一個農村教學點,現有81名學生,5名教師。由于缺少音體美學科教師,相關課程一直由基礎學科教師兼任,大量課時被擠占和挪用,素質教育難以真正落實。2018年以來,湫山鎮學區探索采用一體化辦學模式,安排九年制學校教師每周到該校開展音體美教學,每學期開展課堂教學技能大賽,不僅使基礎學科教學質量顯著提升,而且極大激發了該校發展活力,教室時常傳出清脆的歌聲,操場上經常出現矯健的身影,學生全面發展態勢初步形成。

聚焦底部攻堅,推進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

學校數量多、分布廣,自然條件差,歷史欠賬多,發展基礎薄弱是我縣教育多年來的主要特點。為了徹底改變這一現狀,我縣堅持就近入學、優勢互補、資源共享、適度集中的原則,采取相對集中辦學、按需設置校點、擴大辦學規模、實施寄宿制管理等措施,科學調整中小學布局,優化教育資源配置,為實現義務教育城鄉一體化發展奠定了基礎。2015年以來,按照“保基本、兜底線、補短板、促均衡”的原則,依托“全面改薄”和中央預算內投資等項目,先后建成標準化學校95所,城鎮學校增加學位7000多個,農村義務教育學校實現了標準化全覆蓋,全縣義務教育條件保障水平明顯提高。2017年之前,城區共有3所小學,平均班額72人,大班額問題十分嚴重。為切實緩解城區小學大班額問題,我們結合城鎮建設整體規劃,及時調整學校布局,通過立項新建東城小學和西城小學、統籌使用原城關鎮中心小學及青少年校外活動中心校舍資源等途徑,使城區小學數量增加到5所,班級數增加到236個,平均班額減少到52人,實現了消除大班額的預期目標。

聚焦質量內涵,加強教師隊伍建設

教育均衡的關鍵是質量,根本是教師。我縣始終把教師作為教育促進教育全面均衡發展的基礎性工程,堅持“兩統籌、兩保障、一提高”,確保農村教師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

堅持“兩統籌”,確保農村教師下得去。統籌編制。科學合理地分配教職工編制是合理配置教師資源的基礎和前提。為加強鄉村小規模學校教師隊伍建設,我縣按照統一城鄉中小學教職工編制標準要求,在核定的中小學教職工編制總量內,根據班額、生源等變化情況,統籌分配各中小學教職工編制,實現了人盡其才、編盡其用。

統籌教師崗位。鄉村教師隊伍結構不合理是制約辦學水平不斷提高的重要因素。我縣將優化教師隊伍結構作為促進農村教育發展的重要手段,按照甘肅省委、省政府《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實施意見》精神,在核定的崗位總量內,統籌分配各校教職工崗位,核定義務教育階段教師高級崗位636個、中級崗位1831個、初級崗位1544個,使全縣教師隊伍結構明顯優化,職稱晉升通道更加暢通。

堅持“兩保障”,切實提高農村教師待遇。保障農村教師工資待遇。為了切實加強農村教師崗位的吸引力,我縣優先保障教師待遇,嚴格落實國家和省市關于進一步保障義務教師工資待遇水平的政策要求,全縣鄉村教師生活補助達到了不低于人均400元的標準,鄉鎮工作補貼和班主任津貼分別達到了人均300元的標準。2019年,全縣義務教育學校教師年均工資收入達到79589元,實現了不低于當地公務員年均工資收入水平的目標。

保障服務期滿特崗教師編制。實施特崗計劃是我縣多年來補充農村教師的主要途徑。為確保特崗計劃教師在農村學校留得住、教得好,我縣在認真落實特崗教師工資待遇的基礎上,積極聯系縣委編辦,分期分批辦理服務期滿特崗教師的入編手續,先后入編694人,為特崗教師安心從教解除了后顧之憂。

堅持“一提高”,促進農村教師專業成長。農村學校的主要特點是辦學規模小,教師結構單一。在現有教師總量不變的情況下,培養和造就一批“一專多能”的復合型教師,是促進農村教育發展的有效途徑。我縣堅持“兩為主、兩結合”(以縣為主、以緊缺學科為主,派出去和引進來相結合、線上線下相結合),積極建立責任明確、分工合理、分層遞進的縣、校培訓體系,深入開展學校校本研修和教師自主研修,促進教師專業素養不斷提升,專業結構不斷優化。

聚焦機會公平,切實保障適齡兒童入學權利

狠抓控輟保學。勞務輸出是我縣的支柱產業之一,伴隨著大量父母外出務工,難以避免地出現了一批適齡兒童外地就讀,甚至失學輟學的現象,成為我縣教育脫貧攻堅的難點。為徹底解決這一問題,我縣結合實際,建立健全了“雙線三級”控輟保學責任制,實行控輟保學工作“周報制”和勸返復學機制、入學聯控聯保機制、動態監測機制和問責制度,形成了職責明確,任務具體,分級負責,齊抓共管的控輟保學責任體系,由縣級包鄉、包片領導督促各鄉鎮精準掌握義務教育階段適齡兒童就學情況,對義務教育階段有厭學、輟學傾向的學生采取強有力的措施進行跟蹤監控,實現了適齡兒童少年不因貧失學輟學的清零目標。

強力推進招生制度改革。近年來,隨著城鎮化步伐不斷加快,農村人口向縣城遷移規模逐年增加,“擇校熱”成為導致“大班額”問題的主要根源。為規范招生秩序,保障適齡兒童少年入學機會均等,我縣通過深入調研,研究制定了一系列招生工作配套文件,嚴格執行中小學招生“十項嚴禁”,全面推進義務教育階段就近免試入學制度改革,采取多校劃片和單校劃片相結合的方式開展招生工作,有效化解了城區學校“擇校熱”和“大班額”問題。

完善特殊群體入學保障機制。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和留守兒童數量多、占比高是我縣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重要特點,其中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中留守兒童占三分之一,保障這些孩子的入學權利是我縣教育脫貧攻堅的底線和重點。近年來,我縣堅持“兩為主、兩納入”原則(以流動地為主、以公辦學校為主,同時將常住人口納入區域教育發展規劃、將隨遷子女教育納入財政保障范圍),簡化隨遷子女入學手續,積極構建以政府主導、社會各方面廣泛參與的農村留守兒童關愛服務體系,建成“留守兒童之家”44個,建成鄉村少年宮8所,實現了農村留守兒童“學業有教、監護有人、生活有助、健康有保、安全有護”的目標。同時,我縣高度重視特殊教育工作,著力構建以隨班就讀為主體、特殊教育學校為骨干的特殊教育體系,全縣545名適齡殘疾兒童中,除109人無接受教育能力外,其余436名適齡殘疾兒童全部進行妥善安置,三類殘疾兒童入學率達到了98%,有效保障了特殊兒童接受教育的權利。

在脫貧攻堅的道路上,我縣教育局以條件保障為基礎、師資培養為核心、學生關愛為主體、一體化發展為載體,推動全縣教育事業從“條件保障均衡”向“質量內涵均衡”轉型發展,促進了城鄉教育同步茁壯成長,為全縣整體脫貧摘帽提供了重要支撐。今后,我們將以高質量發展為導向,不斷探索,不斷提升,努力實現教育現代化。(作者:李天林,單位:甘肅省隴南市禮縣教育局,《中國民族教育》雜志2020年第7-8期)

0 0 0 0
分享到:

相關閱讀

最新發布
熱門標簽
點擊排行
熱點推薦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40號

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久久精品国产第一区二区三区 _国产日韩视频一区二区三区_色域天天综合网
欧美日韩福利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日日骚|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视频在线| 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三区全黄| 欧美午夜免费| 欧美视频二区| 国产精品夫妻自拍| 国产一区二区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va精品久久久不卡综合| 久久乐国产精品| 欧美日韩国产成人在线免费| 国产情人节一区| 亚洲精品欧美激情| 欧美一区二区高清在线观看| 欧美高清在线精品一区|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久2018| 国产精品一区一区三区| 欧美午夜美女看片| 国产精品欧美日韩一区| 激情五月婷婷综合| 亚洲九九精品| 午夜精品久久99蜜桃的功能介绍| 亚洲伊人伊色伊影伊综合网| 久久久亚洲午夜电影| 欧美成人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aⅴ无密码| 欧美日韩精品欧美日韩精品| 国产精品你懂的在线| 狠狠久久亚洲欧美| 日韩视频在线一区二区| 香蕉久久夜色| 欧美成人午夜免费视在线看片| 欧美日韩色一区| 国产偷自视频区视频一区二区| 国产亚洲欧洲| 日韩一级片网址| 欧美伊人久久| 欧美视频手机在线| 精品99一区二区| 亚洲天堂av综合网| 模特精品在线| 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亚洲黄色高清| 久久亚裔精品欧美| 国产精品色在线| 亚洲国产综合91精品麻豆| 性感少妇一区|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av免费| 亚洲大胆在线| 久久精品亚洲一区二区| 欧美成人午夜剧场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久亚洲一区| 亚洲国产cao| 午夜一区不卡| 欧美成人在线影院| 亚洲观看高清完整版在线观看| 亚洲图片欧美一区| 欧美激情1区2区3区| 尤物yw午夜国产精品视频明星 | 欧美/亚洲一区| 国产午夜精品全部视频播放| 亚洲性图久久| 欧美色图首页| 一本大道av伊人久久综合| 免费高清在线一区| 亚洲福利视频网站| 久久亚洲视频| 在线日韩视频| 久久久美女艺术照精彩视频福利播放 |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黑丝| 亚洲国内自拍| 美女国产一区| 在线观看免费视频综合| 久久久久久穴| 亚洲激情网站| 久久久综合免费视频| 国产视频欧美|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9999 | 中文在线资源观看网站视频免费不卡| 久久国产精品电影| 国产精品久久7| 亚洲综合国产| 国产精品卡一卡二卡三| 香蕉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 亚洲欧美国产毛片在线| 国产亚洲电影| 久久亚洲精品网站| 91久久久在线| 欧美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孕妇| 一本色道综合亚洲| 国产精品免费观看视频| 午夜一区不卡| 激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视频香蕉人妖| 国产女人水真多18毛片18精品视频| 亚洲色在线视频| 国产日韩欧美夫妻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一区二区| 国产亚洲精品久久久久动| 免费视频一区| 中文在线资源观看网站视频免费不卡| 欧美精品一区三区| 午夜精品免费在线|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人人爱蜜臀| 欧美国产欧美亚洲国产日韩mv天天看完整| 亚洲国产另类 国产精品国产免费| 欧美成人a视频| 亚洲伊人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va在线看黑人动漫| 欧美精品福利视频| 午夜精品美女久久久久av福利| 国产亚洲欧美另类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九九免费| 亚洲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app| 国产精品丝袜xxxxxxx| 久久久久久久久一区二区| 亚洲美女中文字幕| 狠狠入ady亚洲精品经典电影| 欧美激情第4页| 久久精品免费播放| 亚洲小说区图片区| 亚洲国产精品高清久久久|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天堂| 欧美国产欧美亚洲国产日韩mv天天看完整| 亚洲午夜日本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t66y| 国产色婷婷国产综合在线理论片a| 久久综合色播五月| 午夜亚洲福利| 一二美女精品欧洲| 亚洲激情视频| 亚洲第一精品福利| 国产综合久久久久久鬼色| 欧美日韩国产a| 欧美xart系列高清| 久久久久欧美精品| 亚洲一区国产| 99精品国产福利在线观看免费| 韩国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羞羞答答xxdd| 欧美黄污视频| 欧美好骚综合网| 免费在线看成人av| 久久精品亚洲一区二区| 久久高清一区|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 亚洲综合社区| 亚洲天堂免费在线观看视频| 日韩视频精品在线| 亚洲美女网站| 亚洲精品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国语自产精品视频在线看一大j8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黄视频| 国产精品尤物|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久久91| 国产麻豆综合|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久久91| 国内成人精品一区| 一区二区在线视频观看| 1024国产精品| 亚洲美女尤物影院| 亚洲视频一区在线观看| 亚洲一卡二卡三卡四卡五卡| 亚洲欧美不卡|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电影| 久久一区二区三区超碰国产精品| 久久久久久一区| 可以免费看不卡的av网站| 欧美激情第8页| 欧美亚韩一区| 国内成+人亚洲+欧美+综合在线| 国产视频久久网| 亚洲国产1区|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亚洲精品高清| 亚洲区第一页| 亚洲人成在线观看网站高清|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蜜桃麻豆| 亚洲免费电影在线观看| 一区二区三区偷拍|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啪啪| 美女国内精品自产拍在线播放| 欧美极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观看高清完整版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综合久久中文字幕| 性做久久久久久| 欧美激情第五页| 国产午夜精品久久| 亚洲精品欧美极品| 久久9热精品视频| 欧美日韩国产综合久久| 国产亚洲永久域名| 99视频精品| 六月婷婷一区| 国产精品视频xxxx| 亚洲第一久久影院| 亚洲一级黄色片| 欧美福利视频一区| 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四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