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夏天,福建理工大學機械電子工程專業2001班39名同學實現了全員就業!這份高質量充分就業的“亮眼成績單”背后是學校的精心培養、老師的熱心推薦以及學生們青蔥歲月里數不清的努力與汗水。記者近日來到福建理工大學,嘗試解鎖就業率100%的密碼。
據悉,大四初期,機電2001班曾出現過慢就業、懶就業甚至不就業的現象,在求職過程中,部分學生抱有“離家近、工作輕松、薪資高”的心態,陷入擇業誤區,導致求職屢屢碰壁。為此,學院與輔導員通過多種舉措,讓該班學生完成“無想法”到“有作為”“想就業”的轉變。學院幫助學生分析往屆學生就業情況,組織高質量企業專場招聘宣講22場,廈門湖里區專場招聘會1場,成功簽約超過40%的學生。輔導員謝凌鋒常到宿舍走訪調研或者召開年級就業工作會,幫助大家了解就業的方方面面,將學生的就業期望、困擾與需求做好登記,為學生爭取到不少內推與面試機會。
“謝導是一個非常有責任心的輔導員,每周都到宿舍兩三次了解我們的就業情況,同學遇到的就業問題他都一一做好記錄,還會給出‘對癥下藥’的建議。”提及輔導員,該班團支書陳逸恒心中滿是感激。
機械電子工程是跨學科專業,具有機械和電子以及現代信息技術等多學科交叉融合而成的特點,強調機械動手能力與電子工程控制能力相結合。為提高學生就業的“硬實力”,學院教研室全體教師在授課中,都會安排綜合性的實踐課程,通過基礎、提高、創新三個層次的培養模式,根據學生求學經歷的特點,深入了解學生學習和生活狀況,為學生量身定制專業培養計劃,著力培育學生的一技之長。最終,在求職季,機電2001班的學生專業領域技能證書持證率達100%,在就業市場上展現出了強大的競爭力。
同時,以團結為旗幟,機電2001班內凝聚起一股積極向上的力量,無論是學習還是活動,他們都互相扶持,共同前行,展現出令人贊嘆的積極向上的團隊進取精神。他們主動到用人單位參觀實習,深入了解行業前沿動態,拓寬視野,為未來就業打下扎實的基礎;他們深入基層,參加“三下鄉”活動,將知識和技能帶給鄉村的孩子們;他們走進社區,開展禁毒宣傳活動,為構建無毒社會貢獻自己的力量……
“通過三年來所參加的各類活動,讓我明白了自己未來想做什么、需要學什么,就業迫在眉睫,以前會很焦慮,現在我會更清晰地知道我將來要從事什么樣的職業。” 該班學習委員鄭俊杰說。
這股團結之風,也造就了積極的就業氛圍。在輔導員的組織下,班級以宿舍為單位成立就業幫扶小分隊,由宿舍長匯總大家求職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開展幫扶行動,為未就業的同學們答疑解惑。
“我每天都會收集就業信息和政策,做到精準推送,每次有線下宣講會、招聘會的時候,作為宿舍長,我也會帶領同學們一起去參加。如果宿舍同學沒空的話,我就會幫忙投遞簡歷,跟HR面對面溝通交流。有面試的時候,我會組織讓已經就業的同學一起陪著去,這樣面試的時候就更加有底氣、有信心,不會怯場。”該班學生何輝鴻表示,這種互幫互助的團結氛圍,確實能夠幫助身邊的同學快速就業,班級中迅速形成“想就業”的氛圍,最終交出了100%就業的完美答卷。(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記者 黃星 通訊員 蔡茗君)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