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人工智能已經成為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戰略性技術。對于教育而言,如何更好擁抱AI,與智能時代協同?記者采訪了由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的新書《真紅利:一本書講透AI時代的風口》作者秋葉。
《真紅利:一本書講透AI時代的風口》作者秋葉
打破認知
“真正的紅利,屬于勇于擁抱AI的人”
AI時代教育正經歷巨大的變革,教育的范式也正在重塑。當我們暢想AI時代教育的終極形態時,秋葉用了三個短句——“打開好奇心”“鼓勵自我探索”“真正的個性化教育”。而在秋葉看來,邁向終極形態的第一步便是“解放思想,打破認知”。“要鼓勵大家用AI,不要因為擔心產生某些問題而‘因噎廢食’。大家用起來了,才會暴露問題、發現問題,從而去思考如何更好解決問題。”秋葉說。
“真正的紅利,屬于勇于擁抱AI的人。”這是秋葉在《真紅利:一本書講透AI時代的風口》一書前言里寫下的話,對于教育而言,也同樣如此。秋葉認為,化被動為主動,是AI時代傳統教育體系中最需要打破的思維和慣性。“我們需要認識到,與其擔心孩子因為依賴人工智能而變得失去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不如全力去思考‘我們怎么做才能讓孩子的天賦在AI的加持下變得更強更好’。”
因此,在生成式人工智能大熱的當下,當學校和社會都在普遍關注和探討“要不要限制學生對AI工具的使用”時,秋葉仍然堅持,AI時代,主動才是邁向成功的第一步。“在新技術浪潮面前,堵不如疏,禁止不如引導。”秋葉說,“我們首先要做的是轉變思維。從‘擔心AI會帶來什么問題’的思維轉向‘我要用AI去解決什么問題’的思維。”
《真紅利:一本書講透AI時代的風口》
秋葉 著
清華大學出版社
人機協同
“跟上AI的迭代進化,教育才會涌現出更多可能”
隨著AI在教育領域的廣泛運用,人工智能技術如何更好融入教育教學的全要素、全過程,成為教育界重點關注和研究的問題。
“教師是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在秋葉看來,教師是教育與人工智能協同發展的關鍵一環。教師素養的提高,會帶動人工智能整體應用水平的提升。“老師們跟上了AI的迭代進化,教育才會涌現出更多可能。”
具體應該如何做?秋葉舉了一個生動的例子。
一些學生用AI做作業,然后自己稍微改一改交給老師。看似節約了時間又能生成看起來還不錯的答案,實際上既不利于學生思維的培養,同質化的內容還給老師增加了批改負擔。
秋葉指出,對于這種情況,禁止學生用AI做作業是一種思路,但這種方式無形中增加了監管成本。另一種思路則是直接給學生布置任務,看誰能用AI把作業做得更好。
“要引導學生嘗試用同樣的手段,去獲得創造性的結果。”秋葉說,“教育包括‘教-學-練-評’四個環節,需要完整構建解決方案,才是解決問題的出路。”
構建完整的解決方案,資源配置也是不可回避的問題。對于可能出現的“算力鴻溝”問題,秋葉表示,“算力鴻溝”的本質是普通人以后未必有足夠財力去應用最好的大模型,收入差距會讓大模型的能力被擁有更多資源的人獲得。“要解決這一困境,最好的選擇是為學生提供普惠算力服務。如果算力對普通人都是可以負擔得起的成本,AI自然會更容易普惠應用,從而創造出更多新可能。”
《真紅利:一本書講透AI時代的風口》作者秋葉
前瞻布局
“我們應該思考未來需要什么樣的人”
抓住人工智能的風口,需要洞悉趨勢,前瞻布局。秋葉認為,“對于教育來說,首先應該去思考未來我們需要什么樣的人。”
在《真紅利:一本書講透AI時代的風口》一書中,秋葉提出未來企業將大量增設數字員工訓練師崗位,企業會進化到依靠人和數字員工協同工作模式,未來數字員工的培訓可能會是一個全新的崗位。各行各業都需要結合智能硬件升級,這就需要大量懂物聯網的產品經理,這也是秋葉認為未來學校專業課程升級的迭代方向。
無論是數字員工還是產品經理,在秋葉看來,未來AI紅利是屬于兩類人——率先擁抱技術者與深度應用者。“對于這兩類人,我們要勤于發現,多加鼓勵,給他們機會和舞臺,讓他們的成果更多更快更好地和產業相結合。”秋葉說,“沒有什么比讓大家看到成功范例更好的教育效果。”
對于老師和家長而言,在日常的教育教學中,往往可以從培養孩子“提出一個好問題”開始。秋葉認為,AI時代的學習高手,要掌握與AI對話的能力。“未來的競爭不再是比誰看的書多,而是比誰掌握的AI提示詞多且強。”在人工智能時代,我們需要通過不斷學習,重構思維模式、優化提問方式。面對日新月異的未來,我們將會面臨各種各樣的問題和變化,而當我們學會了如何出題,往往也就學會了解題。(中國教育新聞網記者 彭詩韻)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