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要從戰略高度來認識教師工作的極端重要性,要把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作為建設教育強國最重要的基礎工作來抓。高校青年教師是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的“源頭活水”,是推動人才培養與科技自立自強的重要生力軍。《關于加強新時代高校青年教師隊伍建設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的頒布,是一項立足當前、著眼長遠的戰略舉措。《意見》精準對接新時代要求、直面青年教師發展核心關鍵,構建了涵蓋思想政治、人才引育、專業發展、考核評價與服務保障的全鏈條建設路徑,旨在以教育家精神激發青年教師創新活力,鍛造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為建設教育強國奠定基礎。
一、擎舉信仰之炬,筑牢立德樹人思想根基
立足“兩個大局”加速演進的時代背景,必須充分認識到加強高校青年教師的思想政治工作,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確保社會主義辦學方向的生命線。《意見》強調,加強青年教師的思想政治教育,旨在通過構建系統化、全過程的思想引領與價值塑造體系,為培養新時代優秀青年教師提供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
深化創新理論武裝,砥礪堅定理想信念。狠抓政治理論學習制度落實,將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融入青年教師職業成長發展各階段。深入推進“五史”教育,通過組織專題讀書班、理論研討會、名家報告會,引導青年教師深刻認識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不斷增進對黨的創新理論的“四個認同”,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
構建常態聯系機制,助力教師成長成才。建立健全黨委聯系青年教師制度,為青年教師持續學習和專業發展提供堅實保障。陜西推動“校—院—系”領導班子成員、黨員學科帶頭人等常態化聯系優秀青年教師、海外歸國教師及新入職教師等群體,通過定期談心談話、參與教研會議、組織專題學習活動、實地走訪等方式,全方位加強成長指導與日常人文關懷,回應并協調解決住房等實際需求,確保聯系覆蓋全面、反饋及時,為教師成長筑牢支撐。
強化實踐考察浸潤,厚植愛國奉獻情懷。《意見》指出,定期開展黨情國情社情考察,激勵廣大青年教師厚植愛國情懷,扎根中國大地做學問。長期以來,陜西高校充分利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紅色文化資源豐富的疊加優勢,定期組織青年教師開展黨情國情社情考察,組織師生開展“延安圣地行”主題活動;走進“西遷精神”,見證知識分子愛國奮斗的崇高追求和使命擔當;深入基層一線,了解社會實際和民生需求;參訪重大成果,體驗國家發展成就和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陜西新篇章的生動實踐,著力涵養青年教師愛國情懷。
二、夯實組織之基,匯聚黨建引領發展合力
立足扎實辦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學的歷史使命,必須深刻認識到黨的全面領導是高校青年教師隊伍建設的定盤星。《意見》指出,加強教師黨建引領,選優配強教師黨支部書記,充分發揮黨員教師先鋒模范作用,充分發揮教師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旨在將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轉化為青年教師隊伍的建設優勢、發展優勢,有助于引導廣大青年教師成長為黨和人民滿意的教師。
建強支部書記隊伍,發揮頭雁引領效應。為全面加強高校教師黨建工作,必須高度重視并切實建強黨支部書記隊伍。通過全面實施教師黨支部書記“雙帶頭人”培育工程,近年來,陜西高校獲批全國高校“雙帶頭人”教師黨支部書記63個,高校教師黨支部書記“雙帶頭人”比例達97.87%,成功培建12個國家級“雙帶頭人”教師黨支部書記工作室,有效提升教師基層黨支部工作水平,筑牢團結凝聚青年教師的戰斗堡壘。
激發黨員模范作用,彰顯先進擔當本色。積極鼓勵和支持黨員教師在教書育人、科研攻關、管理服務等崗位上亮身份、作表率、當先鋒,有助于把黨員的先進性體現在崗位上、落實到行動中。陜西通過“黨員示范崗”“黨員攻關團隊”“優秀黨員教師”等渠道,廣泛挖掘宣傳黨員教師的先進事跡,用身邊人、身邊事獎掖后學,教育影響廣大青年教師學習先進、爭當先進。
拓展組織有效覆蓋,廣泛凝聚青年力量。《意見》強調,各地各校要堅持把政治標準放在首位,認真做好優秀青年教師特別是高層次人才的政治引領和政治吸納。要堅持黨建帶群建,支持高校青年教師協會、青年教師專業發展聯盟等群團組織發展,形成黨組織領導下多元力量協同參與的青年教師工作體系,使青年教師緊密團結在黨組織周圍。
三、高揚精神之旗,樹立新時代青年教師價值標桿
立足新時代新征程對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的迫切需求,必須深刻認識到中國特有的教育家精神是高校青年教師隊伍建設的魂之所系。《意見》指出強化教育家精神鑄魂強師,充分彰顯了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的價值導向,旨在引導將教育家精神貫穿、融入高校青年教師教學育人和教師成才各環節、全過程,推動教育家精神成為青年教師在思想和行動上的自覺追求。
融入培養全過程,筑牢價值認同根基。常態化推進師德培育涵養,聚焦高校青年教師群體,通過紅色尋根、師魂熔鑄等特色活動,深化培育實效,切實把教育家精神融入青年教師綜合素質和專業能力提升全過程。在專項培訓、導師聘任、職稱評審等方面,將學習和踐行教育家精神作為核心內容,組織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教育家精神的內涵與特征,引導青年教師將教育家精神作為共同價值追求。
貫穿育人各環節,推動精神實踐轉化。著力強化教育家精神弘揚踐行,筑牢課堂教學主陣地,通過持續舉辦高校思政課教師“大練兵”、課堂教學創新大賽、青年教師教學競賽等活動,引導青年教師潛心育人;貫通科學研究主渠道,通過支持參與重大科研項目、組建跨學科團隊,引導青年教師銳意創新;拓展社會實踐大課堂,通過組織科技下鄉、對口支援、掛職鍛煉,引導青年教師緊密對接國家和區域發展戰略,在實踐中彰顯教育家的責任擔當。
選樹宣傳各典型,營造見賢思齊氛圍。積極發揮榜樣教師的示范引領作用,深入開展高校青年拔尖人才、青年創新團隊、黃大年式教師團隊、最美教師等評選活動,多渠道發掘樹立優秀青年教師典型,運用理論闡釋、事跡報告、專欄展示等多樣形式,廣泛宣傳潛心育人、攻關創新、服務社會的先進事跡。建立健全青年教師師德激勵體系,探索設立師德建設獎勵基金等激勵路徑,激發職業榮譽感,推動形成人人爭做“四有”好老師和師德楷模的良好風尚。
四、健全制度之尺,嚴守師德師風紀律底線
《意見》指出扎實推進師德師風建設,建立健全新時代師德師風建設長效機制。這就要求堅持系統觀念、強化底線思維,以“零容忍”的態度和“長牙齒”的措施,織密制度防線,以營造風清氣正的育人環境。
完善系統建設機制,提升現代治理能力。當前高校教師師德師風建設已從階段性整治向常態化治理深化轉變。陜西印發《關于健全新時代師德師風建設長效機制的實施意見》,提出23條具體落實舉措,全面提升師德治理的現代化水平;省內各高校結合自身實際,構建針對領導、干部、教師等不同群體的科學評價體系,引導青年教師隊伍自強自律。通過完善制度體系、明晰評價標準、強化監督運行,構建起一套穩定、可持續的長效機制,確保師德師風建設的要求不折不扣地融入日常、抓在經常。
嚴格關鍵環節管理,堅守職業行為底線。通過將師德底線要求嵌入招聘、考核、晉升等全過程,才能筑牢制度化的防線。嚴把“入口關”,在教師招聘、引進中嚴格落實師德失范“一票否決”,從源頭上防止“帶病上崗”;強化“教育關”,將準則學習與警示案例納入入職培訓和繼續教育必修內容,引導教師知敬畏、存戒懼、守底線;做實“考核關”,將師德表現作為資格認定、評獎評優、職稱晉升的核心依據,推動師德要求融入日常、形成常態。
強化監督查處并舉,凈化教書育人生態。強化監督與查處,是凈化教書育人生態的關鍵舉措。陜西始終秉持依規依法依紀查處師德違規行為,開展突出問題專項整治,通過建立“一案雙查”機制,運用數智手段搭建“師德風險動態監測系統”,推動形成師德違規“零容忍”高壓態勢。通過構建“監督—查處—澄清—保障”工作閉環,有力營造風清氣正、潛心育人的良好環境,也是對《意見》中“依規依紀依法查處師德違規行為”有力響應。
木鐸金聲,滋蘭樹蕙。深入貫徹落實《關于加強新時代高校青年教師隊伍建設的指導意見》,必須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大力弘揚教育家精神,將思想政治引領、組織建設保障、精神價值塑造與師德規范約束有機統一,淬煉心懷“國之大者”的大國良師。
(中共陜西省委教育工作委員會委員、陜西省教育廳副廳長 吳振磊)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