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區以打造高素質教師隊伍為目標,抓住價值引領這個關鍵因素,回應時代呼喚,突破區域困局,解決教師專業發展難題。在多年的實踐探索中,逐步形成“多元·網絡·自主”的“DNA”模式,為“灣區”教師專業發展準確定位,形成區培樣本經驗。2014年,南山區設立廣東省首個教師發展中心。教師發展中心通過開發精品培訓課程、制定教師生涯規劃、提升教師職業幸福感,為教師發展量身定制成長計劃。
創建教師發展的“DNA”模式。2014年,初建的南山區教師發展中心通過調研分析,在多元智能、“互聯網+”等理論支撐下,構建了教師專業發展的“DNA”模式,即由教師發展的多元需求,建設教師培訓大網絡資源研修平臺,促進教師自主發展,從而實現“讓每一位教師都精彩”的愿景。“多元·網絡·自主”的教師發展模式取英文首字母,簡稱“DNA”模式。該模式具有系統性、穩定性特點,為區內外教師發展提供了一個可借鑒的“范式”,南山各項教師成長計劃都是在此基礎之上進行的“變式”。南山教師發展中心為區培提供了樣本,為區域經濟發展提供了有效支撐。
搭建教師多元發展平臺。由教師發展的多元需求實施教師梯級計劃,找到培養人才的“一攬子”解決方案。南山區教師發展中心制訂完備的各類人才培養方案,按照專業和行政兩條路徑實施8大梯級計劃,即專業路徑的新崗教師紐扣計劃、新秀未來教師培養計劃、骨干教師引領者計劃、精英教師校園共享計劃、區級名師工作室計劃、榜樣教師計劃,行政路徑的先鋒計劃、教師素養閱讀計劃。
在具體實施過程中,以培訓目標、組織機構、培訓對象、培訓安排、組織實施五個環節制訂“先鋒計劃”(1年)和“骨干教師引領者計劃”(3年)的實施方案,前者系統培養干部隊伍,后者培養專業引領者骨干教師;從立德樹人、國際視野、創新思維、學習科學、優質課程等8個方面,對“新秀未來教師”(2年)進行培養;從育人和教學兩個維度實施“新崗教師紐扣計劃”(1年),按照先總后分的方法實施通識培訓和學科培訓;輪崗掛職(到相對薄弱學校或新建學校掛職)與培訓提升相結合,實施“精英教師校園共享計劃”(1年);從教學示范、科研提升和成果梳理等多個維度,實施“區級名師工作室計劃”(3年);巡回演講與培訓提升相結合,實施“榜樣教師計劃”(3年);通過閱讀問道、閱讀領航計劃、閱讀典范學校培育項目,實施南山區“教師素養閱讀計劃”(4年)。
立體多維的教師發展網絡。南山區教師發展中心率先建設全國第一個教師培訓MOOC平臺。遵循共建、共享、共贏的互聯網精神,通過開發課程、學習MOOC、課堂直播等方式,提升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與學科整合的能力,為區域教育優質均衡發展貢獻力量。
合力助推教師自主發展。自主發展是南山區教師追求的終極目標,階梯式培養為教師自主發展提供“菜單”,讓教師按照自己的“最近發展區”選擇成長路徑;通過網絡研修促進教師自主發展,實現了教師的泛在學習和研修。
南山區鼓勵教師組建成長共同體,以同伴互助的方式支持專業成長。首先,隨著區域閱讀的推動,每一所學校都組建了“讀書會”;其次,建設教師發展基地學校,與教師發展中心形成教師發展共同體;再次,通過MOOC和CCTalk平臺,組建“網絡學習型社群”;最后,通過名師工作室組建“教研員+名師工作室”。同伴互助為南山區教師自主發展提供了條件和支撐。
(作者系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區教師發展中心主任)
《中國教師報》2019年06月05日第14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