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縣區舉行高中青年教師教學藝術公開賽,重點在引導教師去喚醒學生的主體意識,而不是讓學生跑龍套;喚醒教師的主導意識,而不是讓教師一言堂;喚醒學生思維的主體意識,而不是單純種下一棵知識樹。
我校教師王靜帶來的是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三小說單元課文《林黛玉進賈府》。這節課屬于新課程標準中“閱讀和鑒賞”部分小說與戲劇的必修序列,教學對象是高一學生。此階段的學生更關注小說的故事情節,而《紅樓夢》卻偏偏以細膩的描寫見長,其文化含量更是豐厚無比。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從細膩的描寫中把握人物性格及其成因,在學生的品讀與討論中挖掘出文化的因子,讓他們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將是解讀這篇課文的關鍵。
王靜上的是這篇課文的第二課時,她立足引導學生大膽質疑、探索,并進行合作學習,讓探究式學習方式充分滲透到教學中,借以體現學生的主體性。而教師的“導”則集中體現在一根紅線上:寶黛對視的“木石前盟二人心靈世界”,“叛逆摔玉兩個對立世界”。課堂主線很清楚——用王蒙的評論引出“心靈世界”講寶黛,用脂胭齋的評論總結寶黛心有靈犀的愛情萌動,用余英時的評論串出“對立的世俗世界”揭示將來愛情的悲劇。三段評論顯示出濃濃的文化味道,也將教師的主導地位充分彰顯出來。大課文,小角度;生活事,探究味,這一點很值得同行學習。
在探究“木石前盟——二人心靈世界”這一板塊時,課堂上呈現一大亮點,反映了學生的主動探求:在黛玉肖像的描寫上,一男生“讀”,一女生“品”。男學生模仿的是任志宏的誦讀,溫柔細膩,情感把握精準;女生的“品”幾乎可以看成一段優美的文學描寫——“你是那一滴竹葉上的晶瑩露,你是那一縷不勝涼風的拂堤柳;眉睫著染似有還無的西施愁,兩靨輕沾拂去還來的黃花瘦。黛玉,你是清晨池塘帶雨的梨花,還是秋日林中含淚的百合?”好一句“含淚的百合”!恰如其分地把握了黛玉的特質,一下子讓學生擦出想象的火花,點燃了學習的熱情。課堂上甚至出現了“為什么黛玉不是帶雨的梨花而一定是含淚的百合”這樣關乎詩花韻味、文學意境、人文情懷的討論。王靜不失時機地點出“瀟湘館”,引出“斑竹淚”,進一步加深了學生對“木石前盟的心靈世界”的陶醉,把課堂帶入了一個小高潮。這個教學活動的設計喚醒了學生去投入感情、斟酌語言、選擇表達;動腦、動情、動心。而學生的自由生成,反倒把這節課渲染成了濃濃的文化課。
在探究“叛逆摔玉兩個對立世界”這一板塊時,王靜以問題為導向,通過拋出有一定思維內涵的問題,引導學生生成有創意的思維火花。比如,“寶黛初見”時,文中寶玉一“笑”,黛玉“一驚”,可偏偏在這個時候,王靜拋出了一個讓大家意想不到的問題:“如果此刻是黛玉一笑,寶玉一驚呢?”話音剛落,教室里已笑倒一片,可真讓學生解讀時卻不理想,心里明白卻欠表達,這就是學生學科素養的軟肋,也正是教師最應該引導和喚醒的思維高度。
教學進行到鑒賞王熙鳳的出場藝術時,王靜用PPT近距離展示鳳姐、寶玉的華貴服飾之后,突然話鋒一轉,問道:“黛玉是賈母的外孫女,是小說的女一號,又是剛進賈府的貴客,這么重要的人物在這么重要的時候,為什么作者不去描寫黛玉的服飾呢?”這是一個富有創見的問題,是一個典型的“從已知中尋找未知”,這比教師直接告訴學生黛玉清麗脫俗效果要好得多。有的學生說,黛玉進賈府這一情節,主要是通過黛玉寫賈府,她是線索人物,這就幫助學生觸及到了寫作的結構;有的學生說,黛玉沒了母親,是投靠外祖母的,自然在穿戴上不如鳳姐等,這就幫學生觸及到了她的身世;最后學生通過討論,都能準確地回答黛玉“風露清愁的素雅”。王靜又用“質本潔來還潔去”進行引導,黛玉的“清”自然呼之欲出了,也與鳳姐的“俗”有了無形的對比。
小說里,寶玉與這個世俗的世界有著尖銳的對立,“摔玉”是他叛逆性格的集中體現。王靜不講寶玉的杜撰,不講眾人的慌亂,不講賈母的心疼與圓謊,不講寶玉的流淚,反以“為什么寶玉一見到黛玉就摔玉”追問,引導學生去理解他與黛玉的心靈相通和愛情萌動,借以宣告他們與這個世界的對立。當然,如果教師每次提問都要有內涵,時間也可能不夠,這就需要將有些問題進行過渡串聯,如“黛玉進入賈府到了哪些地方?”“見到了哪些人?”一下子就把賈府的布局和人物帶了出來;“黛玉最期望見到的是哪個人?”則迅速轉到了“寶黛的心靈對視”上。
我們在聽課的過程中,始終被精彩的課堂教學活動所吸引,被學生思維的火花所感染,被環環相扣的質疑所引導,精神專注、積極投入,甚至參與到課堂的討論之中,沒有絲毫“累”的感覺。無疑,這是一堂喚醒了師生思維與情感的好課,所樹立的高度也是值得我們努力攀登的。課堂上能否啟迪學生的思維,問題設計得是否精巧,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對文本研究后的質疑能力,而這種能力則直接來源于教師的專業修養。
(作者單位系湖北省隨州市曾都區第一中學)
《中國教師報》2019年07月03日第5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