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長關系”,即教師尤其是班主任和家長的關系,它一定需要教師通過良好的溝通方式用心經營。作為班主任,只有帶著敬業負責的真摯感情,真心、真誠地和家長溝通,才能拉近雙方的距離,建構和諧共贏的師長關系。
某學生看到自己的期中考試試卷后,發現有一道本來可以得分的題,由于自己忘記標小數點而丟了分,于是把小數點補上后將試卷帶回家。他的父親在查看孩子的試卷時,發現這道題并沒有錯,于是用手機拍了照片發到班級微信群,并問老師:老師,孩子的這道題哪里錯了,為什么要扣他的分?教師看到家長的信息后非常生氣,認為家長是在無理取鬧,二人便在微信群“互懟”起來。生氣之余,教師將該家長踢出班級群,還和同事抱怨說,現在的家長太沒有素質。其實,這位教師自己的言行也有失師表風范。
教師完全可以這樣說:“謝謝您這么關注孩子的學習成績,但這道題其實是……相信有了您這樣的好家長,我們彼此配合,孩子在今后的學習中一定能取得優異的成績。但我同時想說,希望家長能將關注的視野放到孩子身上,多去了解孩子的失分原因和存在問題,并思考今后如何避免。而不要將關注點聚焦在老師身上,總認為老師有問題。如果那樣做,會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長和進步。謝謝!”
我想,這樣的回復,首先對家長的行為予以肯定,同時也在友善提醒群內的所有家長,應該以什么樣的方式對待孩子和老師。交流的過程,顯示了教師寬容、友善的風范,同時既教育了個別,也影響了全體。
某縣城正在進行省級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學校根據上級統一要求,讓每個學生必須背會“六個一”。
某一年級學生家長在班級微信群卻發了這樣一條信息:老師,我認為學校不應當讓孩子背這些內容,這也不應當是學校教育的內容。
教師看了家長的信息后,怕引起更大的爭議,于是首先將校長在學校門口檢查學生背誦“六個一”的視頻發到群內,隨后發了這樣的一段話進行回應:天底下有三件事,一件是自己的事,一件是他人的事,一件是老天爺的事。我們每個人都要做好自己的事,況且“六個一”也能培養學生的良好習慣和熱愛家鄉的意識。現在創建省級文明城市,我們雖不能為“創城”作出其他更大的貢獻,但也絕不能拖“創城”的后腿。謝謝各位家長的理解。
這樣的回應,寥寥幾句,卻說的很有道理,也很有力量。群內的家長紛紛跟帖,表示要幫助完成學校和教師布置的任務,為“創城”工作貢獻自己的力量。
“班級微信群”逐漸成了家校溝通不可缺少的交流平臺。教師通過此平臺通報孩子們的在校情況,發布重要通知,家長有疑問也會在群里和老師溝通、請教。
但微信群也是一個小社會,討好的、炫富的、曬娃的、推銷的、請教的、質疑的、聲討的……各種聲音混雜其中,如沒有正確的“打開方式”,勢必在交流的同時給教師帶來許多煩惱,甚至成為師長矛盾的“鼓風機”。
為了減少微信群的負面影響,教師一定要提前建立群規則,明確溝通交流的時間、內容及方法,這將更有利于教師和家長之間的良性互動。
有了規則,才能更好地發揮微信群傳遞信息、溝通交流的作用。大家再也不用擔心每天被大量冗余的信息所打擾,教師自己也不用擔心被微信群所“綁架”了。
(作者單位系河北省張家口市宣化區下八里中心小學校)
《中國教師報》2019年07月03日第11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