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長專欄 集團化辦學創新發展③
集團管理層級增加了,亟須機構的扁平化;部門疊合增多了,亟須職能的協同化;校址離散增大了,亟須溝通的即時化——史家教育集團成立后,必須破解如何在秉持和諧教育理念的基礎上高效協調機構、協同機制、協作運行等一體化發展難題。
為此,我在集團化辦學頂層設計工作會上強調,戰略規劃、學年計劃、優質課程、品牌項目、大型活動等,必須全集團統籌、各校區參與。與之相應,集團管理層的精神追求、思想引領、價值取向必須融貫在集團建設的方方面面,讓全體教師在快速變化中實現整體發展。
集團成立初期,我們確立了“條塊并舉、縱橫貫通、統分結合”的運行體系。“條塊并舉”指各集團校長不僅需對分管條脈負第一責任,而且需在服務中引領各自校區管理板塊的發展,內化集團標準,外化集團品質;“縱橫貫通”指各集團校長牽頭的縱向管理層級在年級層面打破條塊分割,實現橫向協同,即各集團校長分別下沉到一個集團年級組,深入服務一線工作;“統分結合”指集團在全局布劃方面有“統”率力,各校區“分”別保留自己的教育特色及執行的靈活性,合力創生集團主題鮮明、校區特色顯著的權力生態,為各項工作的共治、久治和善治提供保障。
為強化黨政同責、具化黨政合力,打造“貫通教育教學、穿越學科邊界、匯聚管理要脈、融合集團育人”的組織架構,集團又統規統建各校區、各年級、各學科,組建了六大發展中心——戰略發展中心、學生發展中心、教師發展中心、品牌發展中心、行政服務中心、督導評價中心。學生發展中心下設德育、語文、數學、英語、體育、人文與科技、藝術與生活、課程資源、課程管理等九部門。在此基礎上,我們進一步明確校長、書記分管中心,校長定戰略、強行政、重督導,書記管學生、帶教師、拓品牌,黨政共為、各方齊心。六塊陣地,形成一股力量。
與此同時,我們成立了集團理事會,致力于學校內部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并從組織層次、共同體層次、個體層次構建“教師領導型治理結構”,著力發揮教師在學校中的主體與領導作用。通過治理結構的調整,實現權力關系的重構,進一步提升集團運行的融合度。集團以“協同機制”協調校區工作,以“互通機制”統籌內部資源,以“榮點機制”激勵教師發展,以“復盤機制”強化效果分析,以“督導機制”促進規范辦學。協同機制主要包括集團制訂計劃、集團下發校區、校區配合執行、校區反饋上報等四個首尾相接的環節;互通機制主要推動基于干部、教師、學生的基礎流動和基于思想、資源、項目的深度流動;榮點機制主要通過授予榮譽獎項、獎勵學習機制、建立發表體系等方式,使全體教師能有作為我校教師的榮耀感;復盤機制主要包括計劃安排、信息收集、評估反饋、調整或發表等四個首尾相接的環節;督導機制主要在管理創新、項目推動、標準完善、績效評估等方面以督促學、以導促進。五大機制共同推進集團發展中的“理念互聯、運行互動,課程互聯、課堂互動,活動互聯、師生互動,科研互聯、管理互動,校區互聯、品牌互動”。
當前,行進在高速路上的史家教育,正在成為一列幾乎每節車廂都有電動機組、每個車輪都有動力旋轉的高速動車。“動力群”多樣、“群動力”豐富的集團治理結構正在教育變革中全面生發:在學校建設層面,激活了每一個校區、每一個部門、每一個學科的內在動力;在教師發展層面,開辟了職務擢升、職稱晉級之外的第三條道路,即依托學術啟導、專業促進、文化引領的自我實現之路;在學生成長層面,確立了由更為貼近學生的一線教師而不是行政領導來決定和供給“更加適合的教育”的理想模式。
《中國教育報》2019年09月04日第7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