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好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經驗篇
10月8日下午,江西南昌師范學院逸夫樓報告廳里座無虛席,時不時傳來陣陣掌聲。國慶70周年群眾游行江西彩車展演編導、該校音樂舞蹈學院院長劉永紅與10名參加展演的學生一起,為師生們作專題報告,講述他們以優美的舞姿向新中國70華誕獻禮的故事。
此次國慶群眾游行中,江西彩車的舞蹈表演成為一大亮點,贏得了各方高度肯定。為了這次表演,擔綱此次表演的南昌師范學院師生們,此前努力練習了3個多月。
這次展演,對學生們來說也是一次深刻的愛國主義教育。其間,有8名學生遞交了入黨申請書,表達了強烈的入黨愿望和勇于爭先、擔當作為的決心。
參與演出的舞蹈學院2016級學生周梁萍激動地說:“這將是我一生中最難忘的時刻,我發自內心地為自己是炎黃子孫而感到驕傲。”
聽了參演師生的報告,文學院2018級秘書學本科生謝欣說:“看到我校師生編導主演的舞蹈在江西彩車上亮相時,我作為學校的一分子,感到非常激動、自豪,我要以他們為榜樣,努力學習,爭取也為學校爭光。”
“師生們在全國人民面前完美呈現了江西的風采,這既是同學們一生中最珍貴的回憶,也是學校育人成果的一次精彩呈現。”南昌師范學院院長徐求真說。
如何將紅色教育貫穿立德樹人全過程,讓廣大師生在接受紅色教育中樹立“守初心、擔使命”的思想根基,對此,南昌師范學院一直進行著探索。引導學生講好紅色故事是其中重要的載體。
日前,南昌師范學院舉行“誦讀紅色家書、講述英烈故事”巡演,數千名師生現場或通過直播觀看了演出。
巡演中,有江西興國革命老區的池煜華老人數十載守望當紅軍的丈夫歸來的動人故事,有革命先烈方志敏堅貞不屈的靈魂帶給聽眾的震撼,也有全國道德模范龔全珍助人為樂、甘于奉獻的感人事跡。
如今,這場巡演已在多地多所學校演出23場,數百萬師生現場或在線觀看了這堂流動的思政課。
這背后,是南昌師范學院師生們充分挖掘本土紅色文化資源,以新穎形式加以呈現的努力。
這樣的做法,在南昌師范學院已經成為常態。圍繞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生態文明建設、文明城市創建等主題,南昌師范學院的師生深入基層、深入一線,把論文寫在大地上、把課堂設在田野里、把小我融入大我、把青春獻給祖國,在一次次歷練、一次次付出中增長才干、收獲成長。
對這些活動進行組織的載體——青風學堂,在南昌師范學院可謂無人不曉。青風學堂是南昌師院重點打造的青年思政工作特色陣地。發掘紅色資源講好紅色故事,是青風學堂開展活動的主要形式。
青風學堂成立至今,以“傳承紅色基因”為主線創演專場故事會9個,面向全省大中小學、革命老區、社區等地宣講近百場,現場觀看的群眾達20余萬人次,在江西省紅色文化傳承、各項大型公益巡演和志愿講解活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江西省委書記劉奇今年3月28日在南昌師范學院調研時對這些做法表示了肯定,勉勵師生們努力把好經驗和好做法推廣出去。
南昌師范學院黨委書記王金平介紹,南昌師院從2015年起,著力建設“五青”(青藍講壇、青雨潤堂、青燭講堂、青風學堂、青影藝堂)思政工作體系,把馬克思主義作為學校育人的“鮮亮底色”,發展素質教育,深化教學改革,探索出一條構建大思政格局的路徑,形成了特色鮮明的“三全育人”模式,取得了顯著的效果。
幾年來,南昌師院深耕“五青”思政工作體系,用“知”“情”“意”“行”串聯起大學生的成長脈絡:在“知”上挖掘更豐富的思政資源開展教育;在“情”上牽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與當代大學生的情感聯系;在“意”上牢固樹立大學生的“四個意識”,增強大學生的“四個自信”;在“行”上使學生由被動變主動,積極弘揚紅色基因,成長為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中國教育報》2019年10月11日第3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