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 論·加快調整優化學科專業系列評論之四
日前,教育部等五部門印發《普通高等教育學科專業設置調整優化改革方案》,就調整優化高等教育學科專業設置工作作出部署安排。
調整優化學科專業是走好高等教育中國之路的時代要求。我國高等教育2022年毛入學率達到59.6%,已進入由普及化向深入發展的新階段。高等教育作為整個教育事業的高端內核和龍頭引擎,始終是探究傳播高深學問、實現知識創造價值的存在,隨著我國高等教育普及化水平的不斷提升,必須推動從規模增長向質量提升轉變,而學科專業是決定高等教育結構和質量的核心變量,深刻影響著“培養什么人”的目標實現。
實現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最根本的就是要推進學科專業的高質量發展。這就要求我國高等教育的學科專業要立足中國國情和高等教育自身發展實際,扎根中國大地,以服務國家戰略需求、堅持人民利益為中心、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價值為導向,圍繞高等教育現代化和未來功能及時優化調整,夯實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基座”,為中國式現代化注入源頭活水,回答高等教育在新的趕考路上的時代之問。
調整優化學科專業是走好高等教育中國之路的價值選擇。調整優化學科專業要形成與新發展格局相適應的教育結構、學科專業結構和人才培養結構,引導高校分類發展、特色發展,走好創新人才自主培養之路,實現科技自立自強,積極應對“兩個變局”的加速演進。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教育,加快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發展素質教育,促進教育公平。”以“人民至上”為核心價值和根本立場的學科專業設置是高等教育的重要旨趣,亦即高等教育學科專業設置需要著眼于讓學生成為社會有用之才,滿足人民對高質量高等教育的多元化需要,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開發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為工作目標,讓高等教育的陽光雨露惠澤廣大人民群眾。近年來,我國高等教育學科專業結構調整已成為一種制度性安排,目前全國普通高校本科專業布點總數6.6萬個,較2012年新增1.7萬個、撤銷和停招了近1萬個專業點,每年調整幅度將近5%。專業動態調整要想國家之所想、急國家之所急、應國家之所需,努力回答人民為實現美好生活需要更高質量的高等教育之問。
就本輪學科專業優化調整而言,一是堅持原則性與靈活性相結合。方案要求各高校的學科專業調整優化改革要堅持“四個面向”,建好國家戰略和區域發展急需的學科專業,同時要突出自身發展優勢特色,以“四新”建設為引領,做強優勢學科專業,做優特色學科,形成一大批特色優勢學科專業集群和高水平人才自主培養體系。
二是堅持統籌兼顧和分類發展。方案既確立了新設、淘汰和提高相關學科專業相對量化的近期目標,更前瞻規劃了支撐建設一流方陣、構建一流大學體系的遠景目標,長短結合,漸次推進。
三是堅持宏觀調控和上下聯動。充分發揮我國獨特的制度優勢,強化學科專業的國家宏觀調控,有效避免高校學科專業調整過程中的刻舟求劍和一哄而上,造成新的供需矛盾。“清單式”優化落實國家調控、省級統籌、高校自律的學科專業動態調整,推動省級教育行政部門強化對地方高校學科專業設置的統籌管理和對新設學科專業的評估檢查。同時,將學科專業調整與人才需求聯動起來,建立健全科學規范的人才需求預測預警機制,提高人才培養與國家戰略需求、社會經濟發展需求的契合度、粘黏度和有機耦合,真正實現我國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
(作者系四川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四川省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特約研究員)
《中國教育報》2023年04月14日第2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