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徽省合肥市師范附屬第三小學收到了家長吳女士的“感謝信”,感謝學校為自己罹患罕見病的兒子凡凡(化名)打破慣例,將其所在班級調整至一樓。
凡凡是一名患有罕見病杜氏肌營養不良癥(DMD)的9歲男孩。簡單的跑、跳、上樓,對他來說都異常艱難。更令人心疼的是,因為長期服藥,他的骨質脆弱,一次不小心的摔倒都可能造成無法站立的后果。
“隨著年齡的增長,他走路可能會越來越困難。”吳女士介紹,凡凡每天都要吃激素藥物、鈣片、VD等用以緩解癥狀,各類小藥丸加在一起平均每天要吃9.5粒,每周還要去醫院進行2—3次康復訓練。
今年9月,凡凡升入小學三年級。按照常規班級分布,三年級的教室大都在二三樓,但學校在征求完班級所有家長意見后,為凡凡打破了“低年級在低層、高年級在高層”的常規布局,自二年級起一直將其所在班級安排在一樓。
“班級特意安排在校園西北角,出門就是無障礙通道,離校門也特別近。”新學期開學后,看著孩子背著書包晃悠悠的身影,吳女士既欣慰又感動。
溫暖不止于此。當吳女士想為凡凡申請免上體育課時,班主任李蓉蓉卻提出了更積極的方案:邀請一名家長進校陪伴凡凡一起上體育課,讓他能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適度參與活動,感受集體氛圍。“每一個孩子都是班級的一分子,一個都不能少。”李蓉蓉的話深深打動了吳女士。
學校教學部副主任劉曉娟介紹,學校不僅通過連廊設計和無障礙通道構建了友好環境,還建有特殊兒童關愛臺賬,推出“微心愛語”記錄本,由黨員教師進行結對幫扶,持續關注特殊兒童。
教師節這天,凡凡認真寫下祝福卡片,小心地收進書包夾層。“我最喜歡李老師了,我要把卡片送給她。”而吳女士也寫下了一封感謝信,感謝學校的照顧,“罕見病孩子的行動可能受限,但學校的接納會為他們打開精神世界的大門”。
《中國教育報》2025年09月16日 第02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