鏟沙、挖洞、提水……走進河北省滄州市東光縣幼兒園世紀嘉園園區,幼兒正在戶外的沙水游戲區建著城堡,挖著溝渠,在沙水流動間感受自然。
一直以來,“在家門口上好園”都是家長的心之所向。作為東光縣城鎮小區配套幼兒園,東光縣幼兒園世紀嘉園園區自今年春季以來,已面向周邊小區招收了168名幼兒。至今,東光縣已有4所小區配套園,優質的學前教育資源更加貼近群眾,這也是東光縣推進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發展的真實寫照。
從改善辦園條件到鼓勵“營轉非”,從增加學位供給到解決“急難愁盼”……東光縣聚焦幼兒和家長核心所需,回應社會期盼,將學前教育的“關鍵小事”做實做細。
學前教育普惠發展,財政投入是關鍵。近年來,東光縣學前教育財政投入累計超1億元,生均公用經費財政撥款標準提升至每年600元,公辦園堅持走“高位發展”道路,硬件設施與省級示范園保持一致。
明亮通透的空間、擺放整齊的桌椅、分工明確的活動角……東光縣幼兒園世紀嘉園園區洋溢著溫暖、安全、快樂的氣息。“作為東光縣幼兒園分園,這里各類設施都對標省級示范園,家長用比以前更少的錢,就能享受到優質的學前教育。”東光縣幼兒園園長陳金平介紹。
公辦園改革先行一步,民辦園也邁出關鍵一步。在東光縣30所民辦園中,已有15所實現了“營轉非”。東光縣教育局基教股股長徐寅生介紹,東光縣降低了“營轉非”的準入門檻,將非營利性民辦園注冊金標準由30萬元降低至10萬元,為的就是讓東光縣的幼兒能享受到優質、公平的學前教育。
“春雨,春雨,沙沙沙……”在距離東光縣城區20公里的秦村幼兒園,幼兒正在跟著教師學習新歌曲。該園作為秦村鎮的中心幼兒園,輻射周邊6個村落。徐寅生介紹,東光縣在鄉鎮推廣“鎮街中心幼兒園+村辦園+民辦園”的模式,做到“每個鄉鎮有一所中心園”,達到“學前教育服務村村覆蓋”的要求。
在抓好硬件提升的同時,幼小銜接、暑期托管等內涵發展方面的“關鍵小事”也是當地學前教育工作的重點。
在東光縣第二幼兒園,一間還原小學課堂的教室引人注目,該園率先推出了“小學模擬課堂”活動。教師們聯合制作了《幼小銜接繪本導讀》《幼小銜接游戲活動集錦》,幫助大班幼兒更好地適應小學的學習節奏。“‘小學模擬課堂’不是提前灌輸小學知識,而是幫助幼兒養成符合小學學習方式的習慣,并進行生活能力培養。”徐寅生針對“幼小銜接”作出了解釋。
除了幼小銜接,招生時間、暑期托管等問題都是家長心頭的“急難愁盼”。為了滿足家長的差異化需求,東光縣自2024年起開展幼兒園春季招生,對春季入園的幼兒進行單獨編班,后續根據個人情況再進行分班。“自開啟春季招生以來,每年大概有700名幼兒選擇在春季入園,占了全年招生人數的三分之一,極大提升了家長的滿意度。”徐寅生說。
暑假期間,本著“幼兒自愿、教師自愿”的原則,東光全縣幼兒園開展了“暑期留園”服務,破解幼兒無人看管的難題,并對費用、時間、安全等方面作出嚴格規范。秦村幼兒園64名幼兒中,有30名選擇了暑期留園,同時也有6名教師堅守崗位。
2024年末,東光縣通過了河北省教育廳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督導驗收,今年下半年,將接受國家級驗收。“創建國家級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縣,是東光縣的堅定承諾,我們將在已有基礎上推動學前教育從‘普及普惠’邁向‘優質均衡’。”東光縣教育局副局長李春和說。
《中國教育報》2025年10月12日 第01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