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課、上課是教師的日常工作,但一些教師只把精雕細琢給了優質課、競賽課、公開課,忽視了家常課。家常課,是教師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與學生真實相處的課堂,是課堂教學最真實的模樣。學生的知識積累、能力培養、素養提升正是在一節節家常課中得以實現。作為一名教師,理應對家常課充滿敬畏之心。
一要有敬業的師德觀。有些教師忽視家常課,是因為他們對教學的敬畏不足。家常課能體現一名教師最真實的教學狀態,它沒有名利的驅使和召喚,沒有同行的觀摩與評價,卻承載著教育的使命,日復一日地滋養學生成長。只有敬畏家常課,才能真正對學生負責,實現教育的價值。上好每一節家常課,需要教師擁有高度的愛崗敬業精神,在重復的日常教學中保持熱情,在瑣碎的課堂細節中傾注匠心,在知曉其平凡后依然全力以赴。這便是師德最動人的表現,于尋常處見態度,于細微處顯精神。
二要有正確的教學觀。教學觀決定著教師的教學行為。當教師充分認識到家常課的教學價值,便會自然而然地生出敬畏之心,敬畏每一節課對學生成長的無限可能。家常課中教師與學生的真實互動,實實在在考驗著教師的專業功底和教學能力,需要教師以嚴謹的態度研究教材、學情,精心設計教學內容和教學流程,上好每一節家常課。這應是教師秉持的正確教學觀。
三要有科學的成長觀。一些教師不重視家常課,認為只有在優質課中展現風采,才能實現專業成長,這其實是一種錯誤的觀念。教師的專業素養其實是在一節節家常課中磨煉提升的。如果教師能在每天的家常課中堅持反思和總結,分析問題,優化教學,形成“實踐—反思—再實踐”的螺旋式上升,不斷提高家常課的教學質量,假以時日,他一定能成為優秀的教師。每一節家常課都是專業成長的階梯,只有上好家常課,才能上好優質課,為自己的專業成長打下堅實基礎。
(作者單位:安徽省六安市城南中學)
《中國教育報》2025年11月03日 第06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