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先生以“生活教育”學說開創中國教育思想的現代之路,被毛澤東同志贊譽為“偉大的人民教育家”。在國際上,他享有“不僅僅屬于中國,而是屬于世界的”盛譽。陶行知先生著作的系統整理和出版,無疑是一項重大文化工程。由周洪宇教授主編的《陶行知全集(新編本)》(全十四卷,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22年版,以下簡稱新編本),以全新的面貌呈現,不僅繼承以往“湘教版”、“川教版”的學術積累,更在求全、求真、求新、求用上有重要突破,有助于系統研究、學習、借鑒陶行知教育學說和思想體系。
以“求全”奠定陶行知研究基石。新編本在收文范圍做到了“求全”和“補闕”,新增一批重要佚文,充實陶行知著作的體量。其中,首次公開發表的陶行知英文碩士論文的原稿及其譯文,內容合計達10余萬字。這是研究陶行知早期思想發展的過程,特別是其留學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師范學院期間教育思想形成和學術底色的原始文本。此外,新編本新增多篇論文、演講集、詩歌和書信等。新材料的加入,完善了陶行知著作的整體性,為學界更全面、更精準地研究陶行知的思想提供了權威的文本基礎。
以“求真”彰顯學術規范和治學精神。新編本編輯團隊的校勘、考證工作以手稿或最早印本為依據,并參考“湘教版”、“川教版”等,對照比較。舊材料處理時校對對照《陶行知年譜長編》,確保史料的準確性和權威性。以“真”為原則使得新編本的文獻更為可靠。
以“求新”創新思想體系的分類格局。新編本告別以往以教育著述為主的傳統分類模式,確立了“體裁加編年”的科學分類體系,分類呈現陶行知先生在教育、哲學、政治和文學等多方面的論述。全書涵蓋教材、日志、自述等,使讀者能夠從更寬廣的文化視野全面理解其思想的生成和演變。
以“求用”發展當代“生活·實踐”教育。新編本的意義并不僅限于文本整理,更在于促進陶行知的思想在當代中國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將陶行知的“生活教育”學說創造性發展為“生活·實踐”教育的倡導者和踐行者,繼承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薄ⅰ敖虒W做合一”的三大原理,并將其創新發展為“生活即學習”、“實踐即教學”等六大原理,更好地用于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ㄗ髡邌挝唬宏兾鲙煼洞髮W教育學部)
《中國教育報》2025年11月13日 第06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