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敢為人先沖在前、不遺余力干在前,用平凡鑄就非凡,用匠心守望初心,他是同事眼中名副其實的“拼命三郎”,更是學生心里當之無愧的技能大師……——題記
1993年,作為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學院首批“雙證書”畢業生的李建國入職天津職業大學,扎根職業教育實踐教學第一線,一干就是26年。
在這26年里,他始終堅持真干、實干、苦干、能干,不斷克服身患疾病帶來的困難,創辦并建強了學校機械專業實訓教學基地,不僅個人從一名普通的實訓教師逐步成長為天津市勞動模范、全國技術能手、全國優秀教師、國家級技能大師,還培養和帶領著一支“金牌”實訓教學團隊,在創新實踐教學模式、開展技能攻關技術革新、傳承新時代工匠精神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并發揮著示范引領作用。
實干攻堅,彰顯工匠精神
剛到天津職業大學工作時,學校還沒有金工實習場,李建國一去就全身心地投入到金工實習場的籌建中。為節約費用,凡是自己能動手干的都是自己干:在機床安裝、調試時,沒有天車,就組織大家利用滾杠、人推肩扛將機床安裝就位;沒有閘板,就利用廢舊課桌板自己動手做;沒有工具箱,就拉回角鐵和鋼板,自己去做,伴隨著臉部的爆皮和焊點斑斑的眼鏡,工具箱做好了,電焊也練成了。金工實習場建設完成后,為使新進機床發揮作用,他總是迫不及待地按照機床使用說明書熟悉機床,一步一步地掌握操作要領,并產學結合真刀真槍地干。經過幾年的辛苦工作,他熟練掌握了多種機床的操作技能,并在工作中得到很好應用。正因為什么事都親力親為,再加上他身上的那股拼命的勁兒,同事們給他取了個綽號——“拼命三郎”。1996年,學校開展首批“雙證書”學生的培養,為了讓學生的“雙證書”含金量更高,他有意識地在培訓中加入生產環節,進行產學結合教學模式的探索,取得了良好效果。
以產養學,創新實訓教學
2004年,為更好地推廣產教融合實訓教學,天津職業大學在金工實習場的基礎上成立了機械工程實訓中心,中心企業化運營,獨立核算、自負盈虧,通過以產養學、以產促學、產學研相結合,極大促進了專業實訓教學水平和學生實踐動手能力的提高。
成立之初的實訓中心建設舉步維艱,“臨危受命”的李建國面對困難和挑戰,帶領團隊一次又一次地通宵達旦、廢寢忘食,在摸爬滾打中攻堅克難,使實訓中心設備從最初的幾萬元滾動增值了1000余萬元,年產值超千萬元,極大改善了生產和實訓教學條件,形成了良性循環,并真刀真槍地在技能攻關、技術革新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效,2014年實訓中心獲得天津市科技型中小企業稱號。
李建國曾說過,不論產值多高、規模多大,實訓中心的第一要務都是培養優秀技能人才。李建國是這么想的,也是這么干的。在他的帶領下,實訓中心創新實踐了校企一體的管理運行模式和實訓教學模式,每年免費完成7500人·周的實訓教學任務,培養400余名學生取得中高級職業資格證書。為了幫助困難學子順利完成學業,實訓中心每年都會拿出20余萬元提供40多個勤工儉學崗位。在教學上,李建國總是不甘于墨守成規,不斷深化教學做一體的教學改革創新,經過十余年實踐,根據學生實習性質和內容,探索出不同形式的實訓教學模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實訓教學體系。在真實生產中,學生實操動手能力、解決實際問題能力和職業素養得到顯著增強,就業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普遍提高。他還不斷總結教學經驗,親自修訂教學計劃、教學大綱,編寫數控技能培訓等教材8本,發表相關論文18篇,2014年,《優化“校中廠”功能,創新高職教學模式的研究與實踐》獲得天津市教學成果一等獎。工作以來,李建國累計培養學生5000余人,遍及全國各地,大部分成為社會急需、深受用人單位歡迎的生產一線的技術技能骨干人才。
厚積薄發,鑄就金牌團隊
一花獨放不是春,萬紫千紅春滿園。李建國沒有止步于一己的成長和進步。實訓中心成立之初,只有他一名教師,由于帶編引進有困難,他決定自己培養師資。通過他手把手的“傳幫帶”和真實生產、技術攻關、教學相長的磨礪,逐漸打造了一支以國家級技能大師李建國為帶頭人,擁有7名全國技術能手和14名天津市技術能手的堅實能戰的“金牌”教學團隊,不僅奠定了學校機電專業在同類院校中的領先地位,還發揮團隊優勢積極服務社會,解決企業生產技術難題,申請專利32項、已獲授權19項,完成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等員工培訓數百余人次。
在傳授技能的同時,李建國的工匠精神得到廣泛傳承,實訓中心教師團隊的職業素養顯著增強,愛崗敬業、甘于奉獻、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蔚然成風,先后有25人榮獲天津市五一勞動獎章、天津市新長征突擊手稱號,實訓中心也被授予天津市教育系統先進集體、教工先鋒號等榮譽稱號。
2015年,國家級李建國技能大師工作室成立,新平臺以數控技術專業建設為基礎,以高技能人才培養和技術攻關創新為目標,服務天津市先進裝備制造產業,輻射全國職業院校,積極發揮了示范引領作用。李建國圍繞工作室帶徒傳技、培養高水平技能人才的核心任務,傳絕技、解難題、帶高徒,與多所職業院校教師和企業員工簽訂師徒結對協議,幫助他們提升技術技能水平。
同年,天津職業大學啟動增材制造技術推廣中心建設項目,李建國作為具體負責人,他帶領團隊,以打造圍繞中國制造2025、適應京津冀協同發展、天津產業轉型升級要求的增材制造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基地為目標,又一次心無旁騖地投入新中心的建設中。目前中心在全國高等職業院校處于領先水平,在行業研發中心處于先進行列。
傳道授業,點亮出彩人生
李建國在指導數控競賽上頗有經驗,屢獲佳績。2003年天津市舉辦首屆高職院校數控技能競賽,李建國帶領學生刻苦訓練,克服了當時硬件條件差距較大的客觀情況,精心制訂訓練計劃,并在訓練中堅持“拼命三郎”的工作作風,最終帶領學生取得了數控車工第一、二、四名的優異成績。天津市高職院校數控競賽已連續舉辦了十余年,在他的組織和指導下,有58名學生獲得一等獎,占一等獎總數的61%;兩年一屆的天津市數控大賽,有14人進入前三名,其中9次獲得各工種第一名。
李建國還多次擔任全國數控大賽天津隊主教練,精心指導,科學訓練,均取得佳績。他指導學生參加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三次均獲一等獎。近幾年,他指導的選手參加國賽,有12人獲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一等獎,18人進入全國數控技能大賽前五名。作為數控職業國家職業技能競賽知名裁判,他經常被邀請參與各級數控競賽工作,先后擔任過天津市數控總教練、裁判長和國賽專家組長、裁判長等工作,其公正、敬業、合作的精神贏得了各方的一致稱贊。
謝學浩是李建國的學生,天津市高職數控技能競賽一等獎獲得者,2003年畢業后留在實訓中心任教,如今已是全國技術能手。他說,恩師李建國對他的悉心指導,以及對工作的熱情執著深深影響著他,不僅引領他一步一個腳印,從一名普通的高職生走向全國技術能手的華麗舞臺,改變了自己一生的命運,更是讓他立志在職教戰線奮斗終生。
天津市勞模、全國技術能手、全國優秀教師、國家級技能大師……這些年,李建國獲得了很多榮譽,走出了一條從專科生到國家級技能大師的奮斗之路。但對他來說,親眼看著一件件原材料變成精巧的產品,看著一個個稚氣未脫的學生成長為技術能手,才是最讓他感到幸福的事,“內心深處會涌動著作為工匠精神踐行者和人類靈魂工程師的自豪感。”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