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教育創新成果涉及類型多樣,服務對象和惠及群體廣泛,內容豐富,質量穩步提升。”11月21日,在第五屆中國教育創新成果公益博覽會上,北京師范大學中國教育創新研究院發布中國教育創新成果評估報告(2019)(以下簡稱《報告》),從創新成果的形式、質量、社會參與度、公益屬性、社會購買力等內容進行了發布。
幾年來,隨著歷屆教博會教育創新成果案例的不斷豐富,越來越多優秀的教育創新成果匯集到這一平臺上,如何對這些成果進行“評估分析”,中國教育創新研究院在2015年提出的“優秀教育創新成果的SERVE模型”的基礎上,將“SERVE”模型迭代升級為“SERVE 2.0”。
“讓教育創新成果的關鍵特征更加‘可見’?!北本煼洞髮W中國教育創新研究院院長劉堅表示。
成果類型多樣,質量穩步提升,
但成果自我優化機制尚不普遍
《報告》顯示,第五屆教育創新成果公益博覽會總計收到了來自全國32個省市自治區的1856項申報成果,包括課程、教學、管理和制度創新、教師專業發展、家校共育、教育評價等多個方面,其中圍繞課程、教學、教育管理和制度、研究性學習、綜合實踐活動等方面的教育創新成果占比較高。同時,成果服務對象惠及學生、教師、校長、家長、教育管理者、教研員、督導人員等各類群體,超過八成的創新成果將教師、學生列為主要服務對象,這一比例遠超其他對象。
表1:成果服務的對象及惠及的群體
但值得注意的是,教師發展、校長領導力、家校共育、教育評價等國家政策和國際社會普遍關注的教育問題,在本屆教博會申報的成果中占比較少。
近五年來,從專家評價、現場展示、參會觀眾反饋等各方面均表明教育創新成果的質量呈現穩步上升的態勢。
《報告》顯示,教育創新成果總體上教育理念先進,解決方案與理念的一致性良好,但仍需要加強科學論證和實踐檢驗,促進成果不斷迭代,提升成果的可復制、可推廣屬性。
在具體指標達成方面,本屆創新成果在指標1“成果有先進的教育理念、具有一定的前瞻性”、指標2“解決方案與價值理念的一致性好”、指標5“標準規則中呈現了清晰的框架結構”、指標8“有完整、清晰的實踐案例”上表現最好。
與此同時,申報成果在指標4“解決方案經過科學論證和實踐檢驗、專業品質高”、指標6“標準規則中對可量化的重要指標進行了量化”、指標7“針對成果預期的使用效果有比較清晰的評估標準”、指標10“能夠有效利用實踐反饋進行成果改進”等方面表現不夠理想。
表2 第四屆、第五屆教博會成果各項評估指標得分
注:每個指標滿分3分,每項成果由3位評委打分,故滿分為9分。
從連續兩屆教博會的數據來看,科學論證、指標量化、效果評估、改進優化一直是困擾創新成果發展的關鍵瓶頸。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教育創新成果總體而言尚未形成自我優化、不斷迭代的機制。
企業正在成為創新重要力量
“中部洼地”現象需警惕
《報告》顯示,社會各界廣泛參與教育創新,大、中小學是教育創新的主體,企業正在成為一支重要力量。
據悉,前四屆教博會總計申報教育創新成果2600余項。第五屆教博會申報成果超過1800項,社會各界均有教育創新成果參與申報,其中來自基礎教育系統的創新成果占比51.9%,企業創新成果占比19.8%,高等院?;蚩蒲性核鶆撔鲁晒急?6.9%,教研部門和教育管理部門創新成果占比6.5%,公益機構創新成果占比3.4%。
第五屆教博會成果在各社會機構中的數量分布
《報告》將我國東、中、西部地區研發的成果數量進行比較,發現東部地區創新成果占比51.0%,中部地區創新成果占比15.1%,西部地區創新成果占比32.3%。綜合近年教博會成果申報組織、成果質量評價、成果交流展示等多方面的情況,以及我國不同地區推動教育創新實踐的整體表現來看,可見:東部地區的教育創新程度最高,成果品質更好;西部地區不僅參與熱情高漲,同時也涌現出了一大批優秀的教育創新成果;但與之相反的是,中部地區總體積極性不高,中部“洼地”現象十分明顯。
設立“教育創新成果轉化指數”
破解創新成果落地困境
在第五屆教博會上,公益機構教育創新成果盡管數量不多,但往往目標更加聚焦,服務內容更加明確,品質很高。
《報告》顯示,公益成果集中突出“從兒童視角出發”的理念,圍繞學生設計解決方案,同時會兼顧到課程、學習空間、教育資源以及配套的教師和管理者培訓等多個方面,充分考慮不同主體在促進學生發展過程中的不同需求,為教育實踐工作者服務學生提供系統的、立體的、個性化的支持。這樣的系統性支持對于成果應用的效果和成果的可推廣性提供了很好地空間。
與此相對的是,因為教育系統購買社會服務能力有限,企業發展困境有待破解,急需建立有助于教育創新成果發現、遴選、培育、應用、推廣的教育創新治理體系。
報告中通過問卷調查對往屆成果參展方及參展地區教育實踐工作者進行抽樣調查后發現,53.9%的教育工作者表示其所在工作地區“只有少數好學校開始購買與教育創新相關的服務”,還有19.8%的教育工作者表示“沒聽說過哪所學校購買過類似服務”。
近年來,雖然我國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文件進一步明確企業參與教育的合法地位和重要作用,但企業在發展和推廣教育創新成果的過程中,無論是財政支持、人才儲備、市場購買力還是體制機制方面,都面臨嚴峻挑戰。
“雖然教育創新成果日漸豐富,但好的教育創新成果并未被教育系統廣泛接受,需要轉變傳統的教育理念,建立教育創新的治理體系和評估機制?!北本煼洞髮W中國教育創新研究院副院長魏銳認為,政府應當為教育創新提供更加寬松的政策條件和資金支持,建立和完善教育創新成果轉化的評估體系,設立“教育創新成果轉化指數”,用來考評一個地區的教育創新工作成效,以此來督促各地區教育管理部門對教育創新的關注。
與以往單獨發布《報告》不同,北京師范大學中國教育創新研究院在2015年的“優秀教育創新成果的SERVE模型”上,今年提出了升級后的“SERVE 2.0”.
在劉堅看來,升級后的“SERVE 2.0”可以歸納為指向本源的教育問題(Essential Education),前瞻的價值理念(Visionary Value),系統的解決方案(Systematic Solution),有效的實踐案例(Effective Example),“可復制”的標準規則(Reproductive Rule)。
“這些特征是基于當前已有成果在運用SERVE模型過程中所發現的一系列重要問題以及優秀的獲獎成果所具備的一些典型特性總結提煉而成的,讓優秀教育創新成果的關鍵特征更加‘可見’,對我國現階段教育創新成果的發現、遴選、培育和推廣有更好的指導作用?!眲员硎尽?/p>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