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張金嶺)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高校思政工作的重要講話精神及教育部“一省一策思政課”集體行動,推動“精準思政”往實里走、往深里走,“新時代高校精準思政高端學術論壇”日前在成都舉行。
來自全國的80余位專家學者,圍繞“三全育人”“精準思政”的內涵生成與結構演化等理論和實踐問題進行了深入討論。北京師范大學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院院長馮剛教授認為,“三全育人”涉及空間、時間與教育主體三個概念,需要分類指導、質量評價以及解決“三全育人”理念和具體路徑之間的關系問題,以促進“三全育人”理念的落實。“精準思政”是目前思政工作面臨的一個問題,也是解決實際問題的一種方式,需要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為構建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體系作出應有的貢獻。中山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李輝教授提出,思想政治教育規律性、時代性和針對性是“精準思政”的相關命題,為“精準思政”深層次的思考和發展提供了新角度。
專家學者圍繞“精準思政”的概念、內涵、路徑、目標及架構等方面的問題展開了廣泛而深入的探討。南寧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曾令輝教授認為,“精準思政”要實現思想政治教育理論內容向教育內容轉化,教育內容向學習內容轉化,教育理論話語向教育話語轉化,教育話語向認知話語轉化。西南交通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林伯海教授就“精準思政”如何做到去粗取精、去偽存真提出意見,建議通過數據挖掘和數據爬蟲技術獲取學生真實的需求和期待。電子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吳滿意教授認為,要從精準識別、精準定制、精準滴灌以及精準評估四個方面理解“精準思政”的生成過程,從信息挖掘、智慧學習、管理控制三方面分析“精準思政”的結構演化與運行。四川大學閻鋼教授從全國民辦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現狀入手,提出充分發揮黨委領導作用,建立健全機制體制,營造民辦高校良好生態環境。西南財經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唐曉勇教授認為,面對大數據時代的挑戰,推動高?!熬珳仕颊?,實現思想政治教育精準化必須堅持問題導向、實事求是原則,需要教育主管部門、高校黨委、學院和普通教師協同發力。西南石油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張小飛教授從信息技術與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角度出發,解釋了“精與準”的深層含義及辯證關系,以及如何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的質量和水平。陜西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吳明永教授分析了高校思政課改革的緣起、理念與思路,提出了高校思政課改革的措施。重慶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徐茂華教授以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為切入點,探討了如何通過“精準思政”引導學生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勢,增強制度自信。與會嘉賓還分別圍繞網絡社會治理的特點、“精準思政”的主體和制約因素等方面的問題進行深入探討。
電子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黨委書記徐守仁作大會總結時說,這次論壇達成了關于“精準思政”的諸多共識,即精準把握識別教育對象的思想特點和內在需要,精準供給推送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精準選擇思想政治教育路徑、手段和方法,精準評估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此次論壇由電子科技大學、《中國社會科學報》編輯部、北京師范大學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院共同主辦,是高校“精準思政”研究的階段性成果,也為專家學者和青年學子實現“精準”交流提供了平臺。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