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范辦學江蘇行
近日,省教育廳對淮安地區的“陽光食堂”“名師空中課堂”兩個平臺應用情況進行了檢查。位于盱眙的淮安市第一山中學,因食堂管理精細精致有品質,師生滿意度高,獲得了“督查組”的點贊——“今天在淮安市第一山中學,一個民辦初中,看到了高水平的食堂管理,真的很贊!”
到底贊在哪里呢?隨著小編一起到實地一探究竟,看看這所民辦學校是如何打造“舌尖上的第一餐”的。
嚴格要求定制度,保障落實領責任
學校餐廳關系著全校師生的飲食安全,為此,第一山中學明確制定了《關于餐廳工作的八項要求》:
一是有良心、公平公正;
二是從心里為孩子做好飯;
三是安全第一,人身安全、食品安全、消毒安全、農藥殘留檢測等必須100%保證;
四是統一供貨,落實質量和價格平臺;
五是工作標準、流程、衛生到位;
六是對學生進行生活教育,定期征求意見;
七是注意員工管理、團隊建設;
八是設計好學生的餐廳幫廚課程,整合餐廳資源實現育人。
在“八項要求”的硬性規定下,餐廳全體職工時刻將食品安全放在第一位,為餐飲服務品質的提高打下了基礎。
學生說
(高二1班)劉宇:餐廳的飯菜可口,品種豐富,比家里的飯菜都好吃。
(初二4班)李中勝:餐廳的餐桌真干凈,沒有死角,讓我們感到震撼,為老師們點贊。
(初一3班)薛宜潤:老師們的服務很熱情,對我們非常的好,每一次都問我們有沒有吃飽,像我們的爸媽。
為確保餐飲服務品質,學校餐廳除出臺了《食品生產經營過程衛生制度》《餐廳購物制度》《食(用)具洗刷、消毒、保管制度》等系列制度外,還要求各項目責任人分別制定詳細的操作流程和工作標準,工作標準的制定、落實為餐飲加工的安全提供了保障。同時,第一山中學還建立了嚴格的達標驗收機制。餐廳內部每天一次自查;負責人每學期至少進行2次督導;校長每月組織達標驗收團隊,對餐廳工作尤其是加工制作工作進行全流程檢查……
學校嚴格按照當地政府的相關要求,對采購的每一樣原輔料,都認真檢查檢驗后方可進入餐廳加工。瞧這些精選的優質蔬菜,不僅好看還十分新鮮,這些食材只有進行過農殘檢測才能進行加工。
此外,學校餐廳嚴格遵守主管部門要求,收貨、加工、留樣、賬目等全部主動上傳至“陽光食堂”平臺,主動接受上級部門和社會各界監督。
家長說
杜學琴(學生家長):今天去餐廳參觀,里面干凈整潔衛生,比家里的廚房都干凈,孩子在這樣的環境里就餐,我很放心。
沙正梅(學生家長):今天去餐廳陪孩子吃飯,飯菜口味很好,品種豐富,還有水果,營養搭配均衡。
餐廳不僅可以吃飯,還有育人功能
淮安市第一山中學餐廳以服務師生健康生活為宗旨,讓師生吃得安全、吃得健康;以生活育人為工作目標,充分發揮營養師的專業技能,幫助學生習得健康生活的本領、養成科學飲食的習慣,形成了餐廳的生活育人功能。
為探索食育課程建設策略,校長率餐廳主管領導先后赴美國、芬蘭、日本參觀考察,并嘗試開設了自助取餐、餐廳幫廚、種植、節約感恩、就餐禮儀等主題教育活動,在活動開展過程中不斷調整、完善,最終打造出具有學校特色的食育課程。
食育課程指向學生的生活能力培養,遵循以人為本、知行合一、遵循規律、系統整合、弘揚傳統的基本理念,根據中學生的認知規律設置了“食與文化”“食與健康”“食與料理”“食與人際”“食與生命”五大模塊,包含種植操作、餐廳幫廚、餐飲禮儀、節約感恩、健康飲食、傳統節日、今周我當家、體育美食節等內容。
校長說
孫長順:食育課程以飲食為載體,以學生核心素養發展為導向,讓孩子在對飲食探究的過程中,發現人與自我、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關系,生成自己的生活智慧。
為保障食育課程順利實施,學校餐廳從軟硬件兩方面做好了充分準備——向星級酒店學習“4D標準”,提高課程教師自身的專業水平;建設近100平方米的專業食育課程教室,購置課程專用的制服、炊具、餐具和操作臺;聯合學校學生成長中心和各年級共同成立課程研究和實施團隊,編訂了食育課程教材……充分滿足了開設食育課程的各項需求。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