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孫軍 通訊員 孫雪芳 李夕梅 劉寧)2020年,山東省各地區降水較往年偏多,尤其是進入8月份至今,降水量大而急。受今年第8號臺風“巴威”影響,8月26日,青島各區市突遭強降雨。此時正值玉米、花生生長發育重要時期,為及時掌握臺風給農業生產帶來的影響、就地指導農業搶險復產,降雨稍微停歇,青島農業大學“糧油作物水肥一體化技術集成與示范”扶貧團隊成員第一時間電話聯系定點扶貧的19個村負責人,詳細了解了臺風給各村帶來的影響,基于各村反饋的問題,團隊成員分兩組趕赴青島西海岸調查受災情況。
由青島農業大學農學院李夕梅、鄒曉霞、焦付超等教師和研究生組成的第一服務隊負責青島西海岸新區海清鎮和大場鎮、青島市嶗山區北宅街道和王哥莊街道的定點扶貧村落,由郭衛衛、鄭芝榮、于曉娜、孫雪芳等教師和研究生組成的第二服務隊負責青島西海岸新區大村鎮和六汪鎮等定點扶貧村落。兩支服務隊通過與村支書交流、聽取農民信息反饋、農田實地考察等形式切實獲取受災詳情。通過考察發現,鑒于山東半島農田澆灌水利設施較為完善,但排水設施不夠完善,加之此次降水強度大,相對集中,很多地塊由于地勢低洼排水不暢,致使玉米、花生等作物出現嚴重澇害,搶收的早春播花生出現大量霉果,夏播花生和玉米尚未成熟,部分村落的花生、玉米瀕臨絕產。
為了幫助當地農戶做好田間管理,最大限度挽回臺風造成的損失,服務隊提出三點針對性建議:一是盡快疏通田間溝渠,及時采用排水機械挖排水溝等方法,排除田間積水和耕層滯水,防止澇漬危害;二是針對土壤在排水過程中流失的大量養分,要盡快追肥,防止后期脫肥;三是雨后田間濕度增大容易引發病蟲害,要及時科學綠色防控。
應對臺風給農業生產帶來的不利影響,“糧油作物水肥一體化技術集成與示范”扶貧團隊成員表示要以實際行動踐行科技精準扶貧的初心使命,為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貢獻團隊力量。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