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是學生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的重要基石。習近平總書記始終高度關心和重視學生身心健康,強調要堅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黨中央、國務院圍繞促進學生心理健康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推動新時代學生心理健康工作不斷邁上新臺階、取得新成效。同時,在當前社會快速轉型和教育深刻變革的背景下,中小學生學業焦慮、睡眠不足、網絡沉迷、校園欺凌等現象交織出現、彼此影響,成為制約學生身心發展的突出因素,也是社會高度關切的熱點話題。面對新形勢,必須緊扣學生心理健康現狀和發展趨勢,久久為功、持續深化有效措施,做深做實新時代學生心理健康工作。
近日,教育部出臺了《進一步加強中小學生心理健康工作十條措施》(以下簡稱《措施》),直面現實關切,回應社會期待,緊扣“階段性特點”和“突出問題”,提出了一系列務實管用的舉措。這是對《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生心理健康工作專項行動計劃(2023—2025年)》的有力承接,也標志著我國學生心理健康工作從制度建設向落地見效邁出關鍵一步。
總體來看,《措施》呈現出三個鮮明特征:一是突出問題導向,直面學生最緊迫的心理困境;二是加強系統整合,學校、家庭、社會協同發力;三是強化制度保障,通過監測預警、師資建設、部門聯動確保落實落細。它不同于頂層設計的整體性藍圖,而是一套聚焦重點、直擊痛點的“政策組合拳”,旨在解決當下“最急最憂最盼”的問題。
一、聚焦突出問題,紓解學業壓力與焦慮
學業壓力和升學焦慮,是當前中小學生心理健康面臨的主要挑戰。《措施》在減輕作業負擔、規范考試管理、推進中考改革、強化生命教育與挫折教育等多方面作出具體部署。一方面,從“減少外部壓力”入手,通過設立“無作業日”、嚴控考試頻次和難度、禁止成績排名等剛性措施,切實為學生減負,保障其心理調適的空間和時間。通過擴大優質高中指標到校和均衡派位試點等改革,逐步緩解“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困境,從制度層面緩解因升學帶來的群體性焦慮。另一方面,從“增強學生內在韌性”發力,通過系統開展生命教育、青春期教育和挫折教育,幫助學生學會調適情緒、正確面對挑戰。這不僅是“減壓”,更是為其“賦能”,從而有效提升學生對心理問題的免疫力。
二、注重習慣養成,夯實身心健康根基
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促進心理健康的重要保障。《措施》創新性地將體育鍛煉、睡眠管理、科學用網等納入學生心理健康工作體系,重點聚焦促進學生健康行為養成,切實抓住了學生日常生活中的關鍵環節。通過明確規定每天不少于2小時的體育活動,開展“能出汗”的體育課、全員體育競賽,延長課間活動,幫助學生在運動中釋放壓力、錘煉意志;通過規范學校作息時間、指導家庭科學安排、納入健康監測等多項措施,保障學生充足休息;通過規范終端使用、嚴格課堂電子產品管理、倡導“息屏行動”、凈化網絡空間等途徑,倡導健康用網,助力學生建立數字時代的自我調節機制。這些措施緊扣生活實際,從改變鍛煉、睡眠、用網等日常習慣入手,為學生心理健康提供持續而堅實的生活支撐。
三、優化家校社支持環境,形成全員全程育心合力
心理健康教育是貫穿育人全過程的系統工程。《措施》強調營造支持性環境,推動家校社協同,形成全員、全程、全方位的育心合力。學校方面,通過“護苗行動”防治校園欺凌、建設和諧班級和友善宿舍、常態化開展社團和集體活動等,營造溫暖互助的集體氛圍,為學生提供情感支持和成長動力。同時,強調教師隊伍建設和全員育心,強化班主任、學科教師的“育心”意識和早期識別并及時干預心理問題的能力,將心理關懷融入日常教育教學活動。家庭方面,將心理健康納入家長學校必講內容,強化親子關系和情感交流,從源頭上改善家庭教育環境,增強學生抵御心理問題的能力和韌性。此外,針對留守兒童、流動兒童、單親家庭子女等特殊學生群體,通過“一生一策”、定期家訪和結對關愛等措施,實現心理健康服務全覆蓋,充分體現了“一個都不能少”的教育溫度。
四、健全多部門協同制度,筑牢心理健康防護網
學生心理健康工作要落地見效,離不開堅實的制度支撐。《措施》在監測預警、測評規范、部門協同、危機干預等方面作出了系統安排,著力構建科學規范的工作機制,構建起全方位的防護網絡。通過建立全國學生心理健康監測與預警機制,將心理健康納入教育質量監測體系,使其與學業質量、體質健康并列成為教育治理的重要指標,并建立分級響應和干預機制,將有助于早發現、早預警、早干預,有效防范風險升級。同時,《措施》明確建立教育、衛生、公安、網信、共青團、婦聯等多部門聯動機制,構建“班主任—心理教師—精神科醫師”的三級支持體系,進一步完善危機干預和轉介就醫機制,增強熱線和社會服務平臺作用,并且鼓勵運用人工智能等新技術,開發“AI心理助手”等創新應用,為學生提供即時便捷的心理服務支持。這一系列制度措施,標志著學生心理健康工作正進一步走向系統化、科學化、專業化、長效化的新階段。
總之,《措施》緊密圍繞中小學生心理健康的現實問題和社會關切,提出了一系列針對性強、可操作性高的務實舉措,是推動學生心理健康工作見行見效的關鍵支撐。它既著眼化解當下的“急難愁盼”,又為長遠制度建設奠定堅實基礎。隨著《措施》逐步落實落細,學生心理健康工作將獲得更加系統、專業的支持和保障,為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奠定堅實的基礎。(全國學生心理健康工作咨詢委員會主任委員 董奇)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