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全國高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吹響了全面振興本科教育的號角。如何解決教學精力投入不到位、教師精力投入不到位、學生精力投入不到位、教學資源投入不到位等“四個不到位”問題,真正實現回歸常識、回歸本分、回歸初心、回歸夢想?
今年6月份召開的全校教育大會,吹響了全面振興本科教育的沖鋒號。校黨委接連印發《安徽農業大學高水平本科教育建設實施方案》《安徽農業大學新農科新工科新文科建設實施意見》等文件,為振興本科教育畫出“路線圖”。
優化人才培養方案。緊扣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和“三農”學科前沿進展,注重特色培育、優勢發揮、體系建設、能力培養、改革創新,學校以調整課程結構、優化實踐教學體系為重點,對人才培養方案進行了兩輪修訂,構建了具有創新特點和鮮明特色的人才培養方案。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將創新創業、社會實踐、社會責任教育納入學分認證體系,體現德智體美勞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按照不同學科門類打通基礎課與專業基礎課,充分體現不同學科門類專業的共性和特色。加強通識課程教學,提高專業核心課程質量。鼓勵增設專業前沿課程、應用類或工程類課程、專業特色類課程、跨專業選修課程等模塊,確定了創新型、復合型、應用型三類人才培養模式,形成了合理的人才培養結構。
強化專業內涵建設。以特色優勢學科和學科群為依托,以適應“三農”和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為導向,大力推進專業改造和結構調整,構建了與安徽崛起相適應、與產業發展相匹配的專業結構體系。用現代信息技術和生物技術改造升級傳統專業,大力培養生態、環境、信息、食品安全、材料與加工等相關領域的新型農業科技人才。專業分布已從傳統的農業生產領域擴展到農業可持續發展、農業信息化、農業生物技術、循環農業、精準農業和農機裝備、新型肥藥、貯藏加工、農村民生等各個方面。構建了由公共基礎課、學科基礎課、專業核心課、創新實驗和生產實踐構成的“五位一體”的課程體系。大力推進優質課程資源的整合與共享,按照專業類群重點建設了一批核心課程,整合優化了一批課程建設成果,形成了以國家級精品課程為龍頭、省級課程為中心、校級課程為基礎的優質課程體系。
夯實質量工程。以質量工程建設為抓手,構建了教師、學生、管理者“三位一體”的質量工程建設體系和院、校、省、國家“四級聯動”的質量工程管理體系,完善教師教學基本規范、領導干部聽課制、學生評教制和教考分離制。
《中國教育報》2019年12月02日第6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