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高毅哲)“據中國統計網統計,2018年,我國新工科人才缺口達150萬。國家實行的‘一帶一路’‘中國制造2025’‘互聯網+’等重大戰略經濟目標,需要大量新經濟人才。僅靠公辦高職院校的培養是遠遠不夠的,需重視和扶持發展民辦高職院校的新工科專業建設。”全國政協委員、廈門華天涉外職業技術學院董事長佘德聰說。
佘德聰說,民辦高職院校的工科類專業實訓室設備普遍存在數量少、設備陳舊與需求脫節等現象,而新工科專業實訓室硬件建設投入大,設備更新快,專業軟件投入費用高,要培育有特色專業人才難度大。
佘德聰建議,要加大對民辦高職院校新工科專業建設的扶持力度,可探索對民辦高職院校的新工科專業實行注冊入學。建立“校帶校”幫扶機制,有計劃地開展公辦本科院校與民辦高職院校互派教師、管理人員等幫扶工作,探索以產業發展需求為導向、融合“共同育人”的人才培養模式。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