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教育部下發了《關于編制“雙一流”建設年度進展報告的通知》,要求各高校對2018年度“雙一流”建設進展進行全面梳理、匯報,以便及時對標建設目標,調整政策、改進管理。
現狀與問題
1.關鍵環節突破不夠,引領性作用尚未體現。“雙一流”建設顯著提升了我國高校的辦學基礎條件和科技人力資源等綜合實力,但在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科研評價、現代大學制度建設等關鍵環節的改革突破尚顯不足,形成有效的可復制、可推廣經驗不多,對全國高校綜合改革的引領作用尚不顯著。
2.實質性舉措偏少,亟待提高資源投入的邊際效用。大部分高校局限于學科布局優化調整、學科基礎設施建設、交叉中心或平臺建設等,內涵建設亟須強化,學科交叉融合的體制機制障礙有待破除,一流學科在經過持續的資源投入后,其邊際效用亟待提高,缺乏推動學科上水平、突破性的體制機制改革舉措。
3.缺乏有效的過程管理與效果評估。加強管理與評估是財政類資助計劃取得預期成效的重要手段?!半p一流”建設在過程管理中尚未制定完善的實施辦法或細則來指導每個階段的工作;在評估管理中,尚未制定明確的績效評價辦法,缺乏評估體系的指導,導致一些高校對未來建設方向產生疑問。
對策與建議
1.實現“雙一流”建設規范化管理。公開化、過程化、規范化管理有利于體現和促進“雙一流”建設的公平、公正、高效、規范。建議建立專門的公開網站或網頁,及時公布和更新“雙一流”建設的相關信息;明確“雙一流”建設中申請遴選、財政支持、過程管理、評估方案等管理辦法并在網站公開;公開與“雙一流”建設相關的政府及高??偨Y報告;公開政府及高?!半p一流”建設財政資金使用情況。這些信息的公開有助于創造公平競爭的環境,有助于非“雙一流”高校了解情況和后續申請,有助于加強公眾對高校使用財政資金的監督。
2.加快制定“雙一流”建設評估方案。“雙一流”建設評估要擯棄以往過于關注科學研究、“帽子”人才、論文專利等傾向,指標設計要注重“點”“面”結合?!包c”的考察,要突破體制與機制性障礙,把人才培養質量提高到首要位置;要重點圍繞學科、學科群、交叉學科建設所采取的開創性舉措;要關注原創性突破性研究、落實國家重大戰略、服務區域和行業發展、解決重大技術問題的能力?!懊妗钡目疾?,要通過一般性定量化指標的實現,考察任務進展和成效,著重關注建設期內的增量、增速。系統性評估方案要形成管理操作手冊,形成固定化程序,以便實現精細化管理,讓評估組織方、評估人員、被評估方清楚每年評估的重點和時間表,提高評估效率。
3.打破“資源依賴”,推進關鍵問題改革。“雙一流”建設高校不應走“資源依賴”的路徑來實現簡單的成果增量,而應勇于承擔責任和使命,在高等教育內涵發展的關鍵問題上大膽改革創新,產生資源投入的疊加效應,推進大學的持續發展。政府應進一步下放辦學自主權以支持高校改革,涉及亟待改革的關鍵環節:人才培養中的創新能力培養、交叉培養等,學科建設中的學科劃分、學科評估、交叉研究等,人事制度中的分類評價改革,科研評價中研究的質和量的平衡,科研體制機制中的突破性成果形成機制等。唯如此,才能產生改革和資源投入的最大效應。(作者錢鋒,系華東理工大學副校長)
《北京教育》雜志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