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天津5月9日電(記者 翟永冠 張建新)2019年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正在舉行,對參賽選手工匠精神的考察成為多個賽項評分的重要內容。記者采訪發現,目前職業院校普遍加強對學生工匠精神的培養,通過以賽促教、課堂教育、主題活動、榜樣引領等,促進學生工匠精神的養成。
在天津中德應用技術大學校園,2019年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高職組“物聯網技術應用”賽項比拼正酣,4個小時的比賽時間內,參賽選手需要圍繞物聯網工程設計、物聯網工程環境安裝部署、物聯網感知層設備配置調試、物聯網應用開發與調試、職業素養五個方面進行競爭。
現場裁判告訴記者,在考察技術技能的同時,參賽選手比賽過程中表現出來的專心專注、協調合作、創新創造等職業精神和職業素養,也成為考察的重要內容。“學生身上是否表現出某種程度的工匠精神,是我們打分的重要依據。”
近年來,弘揚工匠精神得到社會廣泛認可。大賽期間,多個與工匠精神相關的主題活動也吸引了人們的廣泛關注。天津市紅星職業中等專業學校舉辦“德技并修·培育工匠”手抄報展,天津中德應用技術大學舉辦主題為“弘揚工匠精神 助力創新發展”的第二屆“匠心·創新”論壇,天津職業大學舉辦“弘揚工匠精神 成就出彩人生”的講座。
課堂教學中著重培養學生的工匠精神,也是職業院校正在做的事情。在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徐國勝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徐國勝與學生研制尺寸精度達到3微米的陀螺振子,這個精度相當于一根頭發絲的1/23。
“以前操作標準可能90%的精度就夠了,但隨著產業轉型升級,現在必須要往100%邁進,這樣才能滿足高質量發展的需要。”徐國勝說,生產過程中有“匠心”才能有質量,要培養學生的“匠心”,掌握精湛的技術技能,努力成為“大國工匠”。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