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論特稿/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專論
在今年五四青年節到來之際,習近平總書記深情寄語,希望新時代中國青年堅定理想信念,站穩人民立場,練就過硬本領,投身強國偉業。總書記的殷切囑托,為新時代中國青年健康成長指明了正確道路和前進方向,極大鼓舞著廣大青年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新長征路上奮勇搏擊。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站在黨和國家事業全局的戰略高度,親切關懷青年成長、親自謀劃青年發展、親身指導青年工作,在涉及教育、青少年和共青團工作、黨的建設諸多領域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講話,與青年朋友座談交流、給青少年致信回信,圍繞著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系統闡述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一根本問題,為青年一代健康成長指明了正確道路,把我們黨對青年工作的規律性認識提升到了一個新高度,開辟了馬克思主義青年觀的新境界。
明確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時代新人的根本任務
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之日起,就始終把青年工作作為黨的一項極為重要的工作。青年工作的本質是培養人,新時代中國青年工作的根本任務是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培養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問題。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強調,努力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我國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國家,這就決定了我們的教育必須把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作為根本任務,培養一代又一代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立志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奮斗終身的有用人才。這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務,也是教育現代化的方向目標。把青年一代培養造就成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是事關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重大戰略任務,是全黨的共同政治責任。
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他對新時代中國青年提出了樹立遠大理想、熱愛偉大祖國、擔當時代責任、勇于砥礪奮斗、練就過硬本領、錘煉品德修為六點希望,既體現了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內涵,又包含了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總體要求。他在給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2009級本科團支部全體同學回信中,肯定他們立志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的理想和追求,勉勵當代青年珍惜韶華、奮發有為,勇做走在時代前面的奮進者、開拓者、奉獻者,努力使自己成為祖國建設的有用之才、棟梁之材,為實現中國夢奉獻智慧和力量。習近平總書記致全國青聯十二屆全委會和全國學聯二十六大的賀信指出,國家的前途,民族的命運,人民的幸福,是當代中國青年必須和必將承擔的重任。當代中國青年要有所作為,就必須投身人民的偉大奮斗。同人民一起奮斗,青春才能亮麗;同人民一起前進,青春才能昂揚;同人民一起夢想,青春才能無悔。青年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承擔實現民族復興大任的生力軍和中堅力量。
只有將青年培養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才能確保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后繼有人、才能保證黨和國家的事業興旺發達。
加強對青年的政治引領
青年時期是思維最為活躍的時期,也是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并確立的時期。在經濟全球化和互聯網時代,西方在意識形態領域加大了對我國青年的滲透,青年的思想最容易受到影響。我們必須牢牢把握青年思想發展的規律,抓住青年人求知若渴的時機,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提出要加強對青年政治引領,具體要求包括要在廣大青年中加強和改進理論武裝工作,引導廣大青年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觀察分析問題,從而堅定正確政治方向,增強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堅定聽黨話、跟黨走的人生追求。廣大青年要在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勤學、修德、明辨、篤實,愛國、勵志、求真、力行,同人民一起奮斗,同人民一起前進,同人民一起夢想,用一生來踐行跟黨走的理想追求。
對青年加強政治引領,最關鍵的是要對青年進行理想信念教育。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正確的理想、堅定的信念必須從青年抓起。一個人在青年時代確立的正確的理想、堅定的信念對自己成長和人生奮斗具有重要意義。習近平總書記給第三屆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青年紅色筑夢之旅”的大學生回信,稱贊他們走進延安、服務革命老區,追尋革命前輩偉大而艱辛的歷史足跡,學習延安精神,堅定理想信念,錘煉意志品質,把激昂的青春夢融入偉大的中國夢,體現了當代中國青年奮發有為的精神風貌。新時代中國青年的成長際遇與我國未來30年的發展戰略密切相關,因此必須樹立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的遠大理想,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人生信念。新時代中國青年要抓住歷史機遇期,在未來大有作為,就必須在感悟時代、緊跟時代中珍惜韶華,自覺按照黨和人民的要求錘煉自己、提高自己,做到志存高遠、德才并重、情理兼修、勇于開拓,在火熱的青春中放飛人生夢想,在拼搏的青春中成就事業華章。
理想信念教育的基礎是價值觀教育。青少年處在價值觀形成和確立的時期,要引導青少年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習近平總書記給華中農業大學“本禹志愿服務隊”回信,勉勵青年志愿者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堅持與祖國同行、為人民奉獻,以青春夢想、用實際行動為實現中國夢作出新的更大貢獻。新時代中國青年要自覺樹立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善于從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中汲取道德滋養,從英雄人物和時代楷模身上感受道德風范,從自身內省中提升道德修為,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自覺抵制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歷史虛無主義等錯誤思想,追求更有高度、更有境界、更有品位的人生。
理想信念教育與學校思想政治工作密切相關。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指出,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在學校立德樹人的過程中,使思想政治教育和引導貫穿其中,從理論和實踐兩個層面、從直接灌輸和柔性嵌入兩個角度,加強對學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引導青年確立正確的政治認知和方向。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思想政治工作要堅持“八個統一”,揭示了對青年思想政治引領的規律,也揭示了青年健康成長的規律。
加強對青年學習的引導
學習是青年的天職,是成長進步的階梯。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青年人正處于學習的黃金時期,應該把學習作為首要任務,作為一種責任、一種精神追求、一種生活方式,樹立夢想從學習開始、事業靠本領成就的觀念,讓勤奮學習成為青春遠航的動力,讓增長本領成為青春搏擊的能量。”對于青年如何有效地學習,習近平總書記不僅強調學習的態度,還教授正確的方法。在學習態度方面,他指出,青年處于人生積累階段,需要像海綿汲水一樣汲取知識。廣大青年抓學習,要惜時如金、孜孜不倦,下一番心無旁騖、靜謐自怡的功夫。在學習方法方面,他強調要突出主干、擇其精要,努力做到又博又專、愈博愈專。特別是要克服浮躁之氣,靜下來多讀經典,多知其所以然。
學習能力的培養,取決于思維方法的訓練。“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學習與思考永遠是相輔相成、互相促進的。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青年時期是培養和訓練科學思維方法與思維能力的關鍵時期,無論在學校還是在社會,都要把學習同思考、觀察同思考、實踐同思考緊密結合起來,保持對新事物的敏銳,學會用正確的立場觀點方法分析問題,善于把握歷史和時代的發展方向,善于把握社會生活的主流和支流、現象和本質。
在學習過程中,不僅要有良好的學習方法,而且還要有良好的思維方法。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養成了歷史思維、辯證思維、系統思維、創新思維的習慣,終身受用。加強學習引導,主要是幫助青年獲取知識。而加強學習方法和思維方法的培養,則有利于培養青年終身學習的能力。
幫助青年在實踐中增長才干
學習的方式和載體多種多樣,青年除了加強學習,還要加強實踐。實踐是學習的一種重要方式,是提高本領的途徑。習近平總書記鼓勵廣大青年:“要堅持學以致用,深入基層、深入群眾,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大熔爐中,在社會的大學校里,掌握真才實學,增益其所不能,努力成為可堪大用、能擔重任的棟梁之材。”社會是個大課堂,廣大青年要成長為國家棟梁之材,既要讀萬卷書,又要行萬里路,既要多讀有字之書,也要多讀無字之書,注重學習人生經驗和社會知識。“耳聞之不如目見之,目見之不如足踐之。”知識和經驗猶如雄鷹之雙翼,只有經風雨、見世面,才能飛得更高、飛得更遠。所有知識要轉化為能力,都必須躬身實踐。青年要堅持知行合一,注重在實踐中學真知、悟真諦,加強磨煉、增長本領。
基層是廣闊的天地,基層實踐是增長才干的重要平臺。習近平總書記十分重視和關注青年在基層實踐中鍛煉成長,他在給大學生村官張廣秀復信中說,希望你和所有大學生村官熱愛基層、扎根基層,增長見識、增長才干,促農村發展,讓農民受益,讓青春無悔。在給河北保定學院西部支教畢業生群體代表回信中,勉勵青年人到基層和人民中去建功立業,讓青春之花綻放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在實現中國夢的偉大實踐中書寫別樣精彩的人生。
基層實踐是青年健康成長的助推器。廣大青年只有志存高遠、腳踏實地,堅持從實際出發,勇于到基層一線和艱苦地方去吃苦磨煉、拼搏奉獻,發揮創造精神,勇于開拓實踐,勇于探索真理,才能更好地認識國情、了解社會,接受教育、增長才干,才能把人生的路一步步走穩走實,在平凡的崗位上創造不平凡的青春業績。
注重對青年成長觀的教育
青年在成長和奮斗中,會收獲成功和喜悅,也會面臨困難和壓力。關鍵是如何對待成功和失敗,這就需要進行成長觀的教育和引導。習近平總書記告誡青年學生,要正確對待一時的成敗得失,處優而不養尊,受挫而不短志,使順境逆境都成為人生的財富而不是人生的包袱。
青春由磨礪而出彩,人生因奮斗而升華。奮斗是青春最亮麗的底色,任何成功都是奮斗出來的。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現在,青春是用來奮斗的;將來,青春是用來回憶的。人生之路,有坦途也有陡坡,有平川也有險灘,有直道也有彎路。成功,有利于積累經驗;挫折,有利于吸取教訓。任何成功和挫折、經驗和教訓都融于吃苦和奮斗,都將是青年成長的重要財富。在這次抗擊疫情的斗爭中,以“90后”為代表的青年一代挺身而出、擔當奉獻,充分展現了新時代中國青年的精神風貌。在4.2萬多名馳援湖北的醫護人員中,就有1.2萬多名是“90后”,其中相當一部分還是“95后”甚至“00后”。習近平總書記在給北京大學援鄂醫療隊全體“90后”黨員回信中表示:“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斗爭中,你們青年人同在一線英勇奮戰的廣大疫情防控人員一道,不畏艱險、沖鋒在前、舍生忘死,彰顯了青春的蓬勃力量,交出了合格答卷。廣大青年用行動證明,新時代的中國青年是好樣的,是堪當大任的!”無數人生成功的事實表明,青年時代,選擇吃苦也就選擇了收獲,選擇奉獻也就選擇了高尚。青年時期多經歷一點摔打、挫折、考驗,有利于走好一生的路。
對青年進行成長觀教育,有利于他們歷練寵辱不驚的心理素質和百折不撓的進取意志,有利于他們保持樂觀向上的精神狀態,變挫折為動力,用從挫折中吸取的教訓啟迪人生,有利于他們健康成長,在永久奮斗中攻堅克難,承擔時代重任。
(作者系中央團校〔中國青年政治學院〕黨委書記、共青團中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執委會主任。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青少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知與踐行”〔15JJD880012〕成果)
《中國教育報》2020年05月21日第5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