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記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創新推動學校美育發展
四川省教育廳
四川是人口大省、教育大省,全省有教育人口1840萬,有各級各類學校2.4萬余所。近年來,我們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對標《美育改革與發展備忘錄》各項目標任務,堅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推動學校美育工作穩步發展。
一是著力理順體制機制,突出政府主導。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學校美育工作,建立多部門美育工作聯席會議機制,推進實施新時期學校美育“六大工程”。與教育部簽署備忘錄后,量化和分解各項目標任務,省與市州、市州與縣區也簽署了備忘錄。定期公布備忘錄目標任務進展和排名,強化對美育工作的督查問效,進一步突出各級政府及相關部門在學校美育工作中的主導地位和具體職責。推進高校與地方政府開展校地合作,成立“川江號子研究傳承基地”“川劇研究傳承基地”等校地美育聯盟,完善大中小幼一體化美育發展體系。加強與文化、宣傳等部門合作,凝聚學校美育工作合力。
二是著力解決難題短板,改善美育條件。緊盯薄弱環節,采取有力措施,切實改善基礎條件。師資方面,通過強化增量,縣城和農村學校實行考核錄用等方式,近五年累計新增藝術教師1.5萬余人;通過優化存量,每年組織各級藝術教師培訓超過8萬人次,不斷提高整體水平;通過做大儲量,有序增加藝術教育類專業高校招生人數,每年開展藝術教育類大學生基本功展示活動,強化師資儲備。設施方面,大力實施藝術教育五年行動計劃并圓滿收官,藝術教育專用教室及設備設施配齊率超過90%。
三是著力美育改革創新,突出巴蜀特色。大力推進學校美育信息化管理,每年開展基于大數據的藝術教育年度報表(報告)網絡填報。成立微校聯盟,面向邊遠農村學校開展遠程藝術教學。全面實施中小學生藝術素質測評,融入四川元素并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有序推進藝術科目列入中考內容,倒逼學校和教師提升藝術教育質量??偨Y推廣全國農村藝術教育實驗縣、學校藝術教育區域整體推進改革試點縣的經驗,大力促進民族地區、偏遠地區藝術教育均衡、連片發展。整理推薦適合青少年學生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聘請非遺傳承人為美育兼職教師,讓川劇、年畫等地方優秀傳統文化藝術項目進校園進課堂。支持高校開展《川江號子》《羌族民歌》等民間藝術研究,打造具有四川特色的藝術精品課程。
四是著力豐富活動載體,引領健康成長。將德育貫穿美育教學與實踐全過程,精心組織每三年一屆的全省學生藝術展演活動。堅持寓教于樂,每年舉辦大型管樂、川劇傳習普及、“大學生戲劇季”等學生藝術展示活動,組織上百場“高雅藝術進校園”“戲曲進校園”演出。大力扶持高校民族民樂團、無伴奏藏族、彝族民歌合唱團等高水平學生藝術團成長,開展大中小學優秀學生藝術團評選。目前全省學校藝術社團超過5.6萬個,2018年舉行校級以上藝術活動近2.2萬場次,參加學生超過700萬人次,引領學生“向真向善向美向上”成為學校藝術活動永恒的主題。
下一步,我們將認真貫徹落實全國教育大會精神,認真學習江蘇省舉辦第六屆中小學生藝術展演活動和和兄弟省市推動學校美育工作的先進經驗,再接再厲,奮發有為,不斷提高學校美育質量水平。一是切實補齊發展短板。統籌整合學校與社會美育資源,加大師資補充力度,努力建設高素質美育教師隊伍,縮小城鄉差距,促進均衡發展。二是繼續開展美育改革與探索。開發四川民族民間美育資源,形成特色鮮明的美育課程。堅持課內與課外、校內與校外、普及與提高相結合,創新打造美育實踐活動平臺。三是營造良好發展環境。不斷加大宣傳和展示力度,形成全社會關心關注學校美育發展的良好氛圍。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