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蘇州4月15日訊(記者 王家源)“通過實施中小學生藝術素質測評、中小學校藝術教育工作自評和中小學校藝術教育發展年度報告制度,初步建立學生、學校、教育部門‘多元立體’的美育評價機制。”記者在今天教育部召開的“落實全教會 奮進迎華誕1+1”系列第二場發布會上獲悉,隨著美育推進機制不斷完善,進一步激發了學校美育改革發展的內生動力。
2016年至2018年,教育部分三批與31個省(區、市)人民政府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簽署了學校美育改革發展備忘錄,實現了學校美育改革發展備忘錄全覆蓋,探索建立了中央部門和地方政府聯動機制。
同時,學校美育工作探索建立并逐步完善了課堂教學、課外實踐、校園文化建設、藝術展演“四位一體”的融合機制,同時,努力推動高校和社會力量參與中小學美育工作,健全高校支持中小學美育協同機制,初步建立了學校、家庭、社會相結合的協同機制。
“要通過改革教育評價體系,讓學校美育和學生的審美和人文素養,在對學生的升學、成長和全面發展的評價里面占到應有的地位。”教育部體衛藝司司長王登峰在發布會上表示,學校美育工作開展的情況,學生的審美和人文素養的發展情況,要作為考核學校、考核教育部門、考核地方政府工作績效的重要指標,以此調動各方力量,形成共同關心支持學校美育工作的良好氛圍。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