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董魯皖龍)12月21日,由北京市教育委員會主辦、清華大學承辦的“戲曲進校園-2019校園戲曲節”在清華大學落幕。
清華大學黨委副書記向波濤在致辭中指出,清華大學連續三年承辦“校園戲曲節”。“2019校園戲曲節”形式更加多樣、內容更加豐富、參與更加深入。清華大學有著濃厚的京昆藝術文化教育傳統,今后清華大學還將進一步深入探索美育的育人規律,繼續辦好校園戲曲節,讓青年學生充分接受中華戲曲文化滋養,實現學校“又紅又專、全面發展”的育人目標。
今年10月至12月,清華大學第三年承辦北京市教育委員會主辦的“戲曲進校園—校園戲曲節”。此次校園戲曲節有三大亮點:一是清華師生深度參與。戲曲節開幕式新編程派京劇《穆桂英掛帥》由學生藝術團合唱隊與交響樂隊近200人與京劇專業演員同臺呈現。在閉幕式上,學生藝術團京劇隊與北京大學京昆社共同演繹《牡丹亭·游園》等。二是舉辦了念評劇藝術110周年系列活動。本屆校園戲曲節特設“紀念評劇藝術110周年系列活動”特色板塊,涵蓋數字電影展映、演唱會、座談研討等內容。數字電影評劇《孝莊長歌》在清華大禮堂的首映,匯集15名評劇老藝術家,包含9個流派的《不忘初心—全國評劇老藝術家演唱會》、以及中國評劇院的經典劇目《楊三姐告狀》《花為媒》、新編歷史劇《孝莊長歌》等,讓師生充分了解評劇的感染力。三是中國非遺戲曲進清華。2019校園戲曲節特別設置“中國非遺戲曲進校園-2019校園戲曲節河南稀有劇種展演”系列活動,既有太康道情《大登殿》、二夾弦《梁山伯與祝英臺》、四平調《啞女告狀》等劇目以及折子戲。
“校園戲曲節”是北京市教育委員會舉辦的“戲曲進校園”系列活動中的一項重要內容。三年來,通過廣泛、深入的戲曲教育和展演活動,使戲曲藝術走進了校園,走近了青年人,戲曲藝術也逐漸融入了校園,越來越多的青年人參與其中,樹立了文化認同、堅定了文化自信。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