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位于四川省北部山區的廣元市籌建東城實驗學校,探索實施素質教育。參與學校籌建的教師權友慧去做招生宣傳,開著皮卡車,車廂里架起大喇叭四處“吆喝”,結果第一屆只招來17名學生。
20多年后,該校僅小學校區的學生就超過3000名,教室不夠用,成為校區執行校長的權友慧主動騰出自己的辦公室作教室,自己搬到了閱覽室辦公。辦公桌就擺在書架后面,權友慧笑稱這是“最簡陋的校長辦公室”,同時也是最有書香味的辦公室。
在從教的24年里,權友慧一直與書結緣,來到東城實驗學校后,更是大力推廣閱讀,把閱讀的種子播撒進一屆又一屆的學生心中。
讓學生愛上讀書
權友慧的外公是一名教師,酷愛讀書,“當時家里條件不好,外婆買菜的錢,有時會被她‘挪用’去買書?!睓嘤鸦刍貞浾f,小時候常常待在外公家,陪伴她的就是幾大柜子的書,“從那時就覺得讀書能帶給人不一樣的境界?!?/p>
成為一名教師后,權友慧開始推廣閱讀,但遇到了難題:沒有書。思來想去,權友慧有了辦法,在家長會上,她對家長們說:“你們都在給孩子買書,他買一本安徒生童話,你也買一本安徒生童話,很多書大家都是重復再買,而且孩子還不一定喜歡。”
家長們深以為然,權友慧繼續道:“選書是我們語文老師的強項啊,我來幫你們選?!彪S后,權友慧發動家長們參加“捐一本書,享受50本書”的活動,靠著家長們的捐助,權友慧在班上成立起學校的第一個圖書角。
有了書,如何讓學生愛上閱讀呢?權友慧也有妙招。每次上課前,她會先講一個故事,講到情節最有趣最關鍵的時候,學生們迫切地想聽到下文,權友慧卻打住了。
“這個故事我們明天接著往下讀,今天表現最好的同學可以把這本書拿回家,優先知道故事的結局?!睓嘤鸦壅f,這個獎勵對學生而言非常有吸引力,雖然每天只有一個孩子可以把這本書帶回家,但其他的孩子也會想方設法去找書來讀。
“當他們愛上一本書后,就再也放不下了。”權友慧說。
此后,為了提升學生的閱讀質量,權友慧又逐步推廣共讀和群文閱讀。同時,在她的推動下,學校有了讀書課,有了專門的書吧,有了開放的圖書角,甚至有了讀書節?!盁o論學生在校園的哪個一個地方,只要他想讀書了,就能隨手拿到書?!?/p>
“種子遲早會發芽的”
從普通教師到副校長,再到現在的東城實驗學校小學校區執行校長,權友慧一直沒有離開教學一線。權友慧說:“不管擔任什么行政職務,在專業上我始終是一名語文老師。”
平時工作繁忙,上課反而是她最放松的時候。權友慧的語文課一般只有兩項作業:寫“三言兩語”和閱讀。權友慧解釋:“‘三言兩語’相當于寫日記寫故事,有話可以長說,沒話就寫三言兩語,到了期末每個孩子都挑出幾篇,我們把它集結成冊,叫做《最好的時光》?!?/p>
權友慧至今對只教過一年的學生林之博印象深刻,在“三言兩語”的作業里,讀小學的他就開始寫小說,每次批閱到他的作業本,權友慧就用紅鋼筆寫:期待下一章。
“沒想到他竟然堅持了下來,六年級畢業的時候真的寫成了一部小說,寫了整整一本?!睓嘤鸦刍貞浾f。這名學生上初中后,一天,有老師拿著一份校報興沖沖對權友慧說:“你看,你們班的林之博把你寫上報紙啦!”
權友慧接過校報一看,在一篇名為《一只紅鋼筆》的文章里,林之博深情地寫下了“期待下一章”這幾個字對自己的影響。權友慧頓時熱淚盈眶,她沒有想到,自己一個小小的舉動,會帶給學生持續的影響。
此后,這名學生初中畢業、高考過后,都第一時間回來看望權友慧,向她報告成績。去年,權友慧接到一個來自廣西的陌生電話,一開始以為是傳銷電話沒有接,響了幾次之后,她才不耐煩地接通。電話那頭傳來林之博的聲音,“權老師,我是林之博,我考研考上啦,一定要在第一時間告訴您這個好消息!”
在24年的教學生涯里,權友慧見到過不少孩子從閱讀中找到自信、在寫作里學會表達的轉變,不時有以前的學生跟她發消息說:“謝謝您,權老師,都是因為您,我才喜歡上語文的?!?/p>
至于究竟是什么時候激發起了他們的興趣,權友慧已經想不起來了。
“教育有時候像是無心插柳,但根本上需要熱愛?!睓嘤鸦壅劦?,“因為愛這些孩子,所以可能我是隨時隨地都在播撒種子,而這些種子,遲早都是會發芽的?!?/p>
帶動培養更多教師推廣閱讀
隨著多年對群文閱讀的精研深鉆,權友慧形成了獨樹一幟的教學風格,2015年“權友慧名師工作室”成立后,她又依托名師工作室積極開展送培到校、送教下鄉等工作,帶動培養更多教師參與到閱讀推廣中去。
“她十分看重年輕老師的成長?!睎|城實驗學校學校教師晏興林談到,“比如只要有老師出去賽課,從教案修改到聽課磨課,甚至是外在形象,她都要親自過問?!标膛d林曾是“權友慧名師工作室”的成員,2016年,他也成立了自己的名師工作室。
2017年,一名年輕教師從一所農村中學調到東城實驗學校小學校區任教,一開始很不適應,班上的家長了解到情況后不滿意,寫請愿書,圍著權友慧的辦公室,希望她換人。
“任何人的成長都需要機會,我們的年輕老師也是如此?!睓嘤鸦蹧]有答應家長們提的要求,而是懇請道:“大家給我們一個月的時間,看她是否會有變化。”家長答應了。
一個月的時間里,權友慧帶著團隊一點一滴地指導這位年輕教師,“光是老師就給她找了好幾個,有的專門負責指導她上課,有的專門指導班務工作,有的專門指導布置作業……”每次她上課前,都要先去聽指導老師的課,輪到她上課時,權友慧又帶著整個團隊的人來聽,“有問題當場溝通,解決。”
一個月下來,家長沒有意見了,如今,這名教師很受家長歡迎。
東城實驗學校小學校區提倡生命教育,在權友慧眼里,無論是學生還是教師,都應當在校園里感受到自己生命的價值。“讓每一顆種子都能夠發芽,讓每一個生命都能夠盡情綻放。”這是權友慧最大的愿望。(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記者 魯磊 通訊員 葛仁鑫)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