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芳,2005年在北京市十一學校任語文教師,作為區語文學科帶頭人,她開展大單元閱讀教學,論文獲市級教育教學研究成果一等獎。2014年8月她成為朝陽區教育研究中心的教科研員,基于對閱讀的熱愛和九年的一線閱讀教學經驗,開始了區域閱讀課程的推廣之路。
一、閱讀主張
閱讀是需要學習的,學習是需要引領的!通過一個人的閱讀呼聲,集結一群人的力量,勢必將改變一群孩子、教師和學校的未來!這就是閱讀的力量!
二、閱讀推廣工作
2014年8月,舒老師籌建朝陽區“閱讀課程資源建設與實踐研究”項目。作為項目負責人,她從區域學校閱讀課程頂層設計(閱讀課程與學校整體課程的融合)、閱讀課程課堂教學、閱讀教師隊伍建設、閱讀資源開發整合等維度開展研究,整體提升區域師生的閱讀素養。目前,她的閱讀推廣工作6年余,事跡如下:
第一,從點到面做好閱讀課程頂層設計,拉動區域閱讀課程品質發展。
針對大多數學校閱讀課程意識薄弱,缺少科學系統的閱讀方法和策略指導等問題,舒老師決定以“點”的突破達到“面”的拉動。
1.向全區招募閱讀課程建設項目校。從最初招募的19所項目校,如芳草地國際學校各校區、北師大朝小、陳經綸中學等到如今百余所項目校的規模,項目一直秉承就具體問題解決學校閱讀課程建設的原則,聘請市區專家進行理論建構,因地制宜,組建研究共同體。
2.針對癥結完善閱讀課程頂層設計。面對不同學校的發展瓶頸,舒老師與團隊探索了一條針對性強的帶頭研究之路。她帶著芳草地國際學校雙花園校區就“閱讀課程如何評價”開展閱讀評價研究;領著北師大朝小開展“全學科閱讀”探索,扭轉“閱讀是語文的事”的誤解;與中科院附校一起探尋科學閱讀如何滲透到教學中去等,這些帶頭研究從課程建設的角度構建了區域閱讀課程頂端優勢,鼓勵各校積極開展特色鮮明的閱讀課程探索,推進了閱讀課程品質發展。
第二,從無到有開展閱讀課程序列培訓,創造性地打造閱讀課程教師隊伍。
閱讀推廣先從意識開始。在分析調研數據后,舒老師從區域教師的閱讀課程意識、閱讀教學策略等亟待解決的問題入手,確定閱讀課程培訓規劃。
1.確定閱讀課程專題培訓序列。從閱讀課程意識、閱讀環境優化、課堂教學策略、閱讀活動設計、跨學科閱讀等系列,輔以閱讀微活動助推區域閱讀氛圍,如開展師生和家長的“每月好書推薦”、朝陽閱讀書單、朝陽閱讀年歷等活動。
2.創造性地構建朝陽閱讀教師的發展模型。隨著項目校的增加,參加閱讀課程培訓的教師也如種子一般在各校生長,營造教師互促互進的良好環境,為閱讀課程的發展提供沃土。基于艾登-錢伯斯的閱讀循環圈理論,舒老師科學地創建了閱讀課程教師發展模型,即“學習閱讀——研究閱讀——成熟閱讀”,為區域培育成熟閱讀者的教師隊伍。
第三, 從單一到多元進行全科閱讀教學實踐,統籌整合區域閱讀資源。
理論支撐下的全學科閱讀課堂教學是閱讀課程建設最為重要的陣地。
1. 通過各學科的閱讀課例交流,豐富閱讀教學課型和提升教師閱讀教學水平。舒老師通過閱讀課型研討、材料篩選、活動策略和定位等教學問題,開展了幾十次的課例研討,為教師的閱讀教學提供抓手,豐富了閱讀課型,如導讀課、常規閱讀課、分享課、拓展課等多種行之有效的教學資源。
2. 搭建市區平臺,整體展示朝陽閱讀課程建設成果。幾年中項目積累了大量閱讀成果,舒老師創建“學習閱讀”微信公眾平臺,統籌整合區域閱讀資源,讓閱讀資源利用最大化。2020年線上教學,舒老師帶領教師們完成名著閱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圖書閱讀微課50余節。這些扎實的成果引起各界關注,舒老師不遺余力主責統籌搭建與市基教研、市課程教材中心聯合的展示平臺。
三、閱讀推廣持續時間
1.籌備階段(2014年8月-2014年12月):籌備“朝陽區閱讀課程資源建設和實踐研究”項目,下校調研、論證項目可行性、制訂項目實施方案及計劃。
2.探索階段(2015年1月-2015年8月):招募項目校,組建團隊設置閱讀課程研究方向,開展實踐研究。
3.培訓研討和成果推廣階段(2015年9月至今):開展閱讀課程培訓研討,適時進行研究成果的階段性推廣。
四、推廣效果及影響力
六年來閱讀課程項目探索形成了良好的區校聯動機制,開發了一批閱讀課程建設的特色校,如北師大朝小的“地球與環境”主題閱讀、陳經綸中學的全科閱讀,北師大奧園小學的繪本閱讀,北工大附中的經典閱讀,花家地實驗小學“慧心閱世界”,日壇中學的經典閱讀項目式學習等,研發了大量閱讀課程資源,惠及上千名教師,培育了強大的閱讀課程教師隊伍,提升了區域學生閱讀素養。
1.科研引領增強區域閱讀課程建設意識。閱讀推廣工作集結全區全學段、全學科開展研究,百余所學校不同程度參與閱讀課程研究,通過培訓、研討會和現場會增強了科研氛圍,形成了百花齊放的閱讀課程發展態勢。
2.構建區域學校閱讀課程發展的良好空間。項目研究始終圍繞閱讀課程化主線進行序列培訓,如閱讀課程構建與課程意識、課程實施與評價、課程教學實施等層面,為學校整體建構閱讀課程打下堅實基礎。項目發起的“北京市閱讀課程建設推進會”成為朝陽閱讀的首創品牌,在市區起示范作用,提升了學校閱讀發展空間。
3.扎實的研究打造了強有力的閱讀教師隊伍。依托項目,開展閱讀課型研究,如閱讀課型有導讀課、常規閱讀課、分享課等;如按閱讀內容分有繪本閱讀、主題閱讀(紅色經典、傳統文化等)、學段銜接閱讀等,推出90多節高質量閱讀課,集結出版《探路集》《閱讀的力量》等。在豐富閱讀課程實施路徑的同時促進教師不斷成長,榮獲市區獎項,催生了一支有戰斗力的閱讀教師隊伍!
4. 資源整合推廣實現整體和個人發展的良性循環。項目創建的微信公眾號“學習閱讀”發布的閱讀課程研究、研討活動等,開創了“學習閱讀年歷”“好書閱讀”“文學名家名篇進課堂”等序列化資源,建立了區內外閱讀資源共享機制,保證閱讀研究始終處于持續推動的狀態,為“書香朝陽”的良好氛圍不斷升溫。
在帶領項目發展的同時,舒老師亦帶頭實踐:閱讀課例獲“京教杯”一等獎,獲2018書香中國·北京閱讀季“金牌閱讀推廣人”稱號,傳統文化閱讀成果獲北京市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主編《小學生經典誦讀》(12冊)、《新課標整本書閱讀》(3冊)(北師大出版社)、《用校本課程撬動區域課程改革》等,在辛勤的閱讀推廣中見證汗水的結晶。(北京市朝陽區教育研究中心 何郁)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