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賈文藝)11月24日,在第33個“世界艾滋病日”即將來臨之際,由中國預防性病艾滋病基金會、淡藍公益專項基金主辦的2020“青春零艾滋”活動在京啟動。活動圍繞今年“世界艾滋病日”宣傳主題“攜手防疫抗艾,共擔健康責任”展開,攜手防艾領域的知名人士、機構以及愛心伙伴,宣布啟動“青春無艾計劃”,共同開展針對青年人群的艾滋病防治公益行動。
據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聯合國艾滋病規劃署、世界衛生組織聯合評估,截至2018年底,我國估計存活艾滋病感染者約125萬,全人群感染率約為9.0/萬,參照國際標準,與其他國家相比,我國艾滋病疫情處于低流行水平。我國15到24歲之間的青年學生,近年每年報告發現病例一般在3000例上下。
活動現場,中國預防性病艾滋病基金會理事長孫新華號召青年人應主動學習掌握艾滋病預防知識,并把知識用在預防性病、艾滋病的實際行動中,以預防艾滋病為契機,培養健康第一、責任在己的衛生意識,加強自身行為約束。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出席活動并致辭。吳尊友指出,在“互聯網+”時代,青年防艾需要更為緊密和廣泛的社會參與。利用互聯網開展艾滋病防治,需要加強政府部門、衛生疾控機構、互聯網企業、基金會和各類社會組織的通力合作,加強新知識和新技術學習,建立專業隊伍,共同開展工作。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艾防中心副主任呂繁在“青年人艾滋病防治的挑戰與機遇”的主題發言中,從“知識、態度、行為、技能及需求”5個維度指出,青年人群面臨著開放的觀念與健康知識缺乏、包容與排斥的態度共存等挑戰。并從“政府、學校、家庭、媒體、社會組織、個人”的角度,強調各方的責任和合作的重要性,突出“健康優先”的理念。互聯網及社交軟件作為載體平臺,能夠采用靈活多樣的宣傳方式,為艾滋病預防和治療提供重要支持。推進青年人群全面性教育、開展基于互聯網的HIV防治工作成為新環境下艾防工作的重點。
據了解,“青春無艾計劃”主要包括藍城兄弟捐贈100萬元人民幣用于開展青年人艾滋病防治工作,為100個公益機構提供流量、技術等能力建設支持,向社會征集100個針對青年人的艾滋病防治項目給予經費、技術等全維度支持等三個方面。
這是淡藍公益首次面向全國社區公益組織推出全面系統化的公益支持計劃,將為青年艾滋病防治工作,和“互聯網+HIV”公益模式帶來進一步的發展和推動。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