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國家主席習近平開啟了意大利、法國、摩納哥的訪問之旅。出訪前,習近平主席收到了羅馬國立住讀學校師生的來信并回信,在華的意大利籍、法籍等外籍師生第一時間閱讀了習近平主席的回信,感到巨大的喜悅和振奮。
“歡迎習主席到我的家鄉去做客”
在福州大學土木工程學院意大利籍院長布魯諾教授看來,“習近平主席將意大利作為2019年出訪的首站,對意中兩國人民來說都是樂見的好事。意大利作為‘一帶一路’最西端的國家,長期以來同中國保持了密切的交流,大家期盼意大利能與高速發展中的中國有更多合作”。
作為國際知名橋梁工程專家,布魯諾回憶,15年前,他作為意方專家帶隊來中國參加學科競賽,可算是中國緣分的起點。2012年,他作為外國專家到中國,長期致力于促進中意兩國交流。
布魯諾自豪地說:“我很樂于和我的同事、學生一起把紙上的協議變成真正的項目,為跨國界、跨文化的交流提供更多的可能性。我相信,習近平主席的出訪將為兩國創造更多機會。”
與布魯諾一樣,法國的妲姆也與中國有著不解的緣分。5年前,習近平主席首次對法國進行國事訪問時,她在法國讀本科,學習國際貿易,并開始關注中法關系。今年,習近平主席再次訪問法國,妲姆也來到了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國際教育學院,成了一名漢語進修生。她說:“我來中國,就是為了提升自己的中文水平,將來成為中國公司和法國公司之間的橋梁和友誼使者。”
來自法國尼斯綜合理工大學的亞歷克斯是中國的新朋友。今年一個偶然的機會,他來到天津大學國際工程師學院成了一名交換生。當他從新聞上看到習近平主席要訪問法國時,立刻拿起電話打回了家。“中國真的很棒!我來這里是一個正確的選擇。我和我的家人非常歡迎習主席到我的家鄉去做客。”
談起在中國的生活,亞歷克斯說:“中國跟我想象中的大不一樣,我的收獲特別多。中國的工程教育很好,新工科課程讓我受益匪淺;中國地域廣闊,風土人情都很吸引人;中國的科技特別進步,上街有移動支付;還有中國的人民,太熱情了,對我很好?!?/P>
“中國是我的第二故鄉”
作為中國的???,中意聯合培養的博士生馬修已經是第三次來中國學習了。如今,他已經能說簡單的中文:“在我還沒來中國前,中國對我來說只是一個遙遠的國家。而當我來到這里,中國人的熱情好客讓我很快適應了新的環境,有時候我甚至在想,中國完全算得上我的第二故鄉?!?/P>
意大利小伙馬克更是沉迷中國,自2012年來到這里就離不開了,2016年,他干脆考入上海交大人文學院。在他眼里,“上海非常發達,比得上意大利任何一個城市,便捷的交通和支付手段帶來了非常美好的生活”。每到一個地方,馬克都會拍照片、記筆記,以后打算寫一本關于中國的書,介紹給對中國感興趣的意大利人和世界各國讀者。
“中國是一個很有吸引力的國家。”布魯諾說,“我來到這里,真實感受到中國蘊藏的巨大潛力和機遇。”
“為中國聯通世界架起情感橋梁”
在歐洲,還有很多人并不了解中國。天津外國語大學法國留學生杰索瓦·馬農的朋友就問過他不少啼笑皆非的“中國問題”,諸如中國是不是看不到外國的新聞,中國是不是沒有電梯和高樓,中國人是不是都不愿意和外國人交朋友……每當這種情況發生,杰索瓦·馬農都會熱情地向朋友們介紹中國,“中國是一個有魅力的國家,我已經深深地愛上了這里”。
這兩年,中法合作越來越多,大家對中國的認識也在逐步變化。在法國,不少學校從中小學開始就設置了中文課程,而在以前,英語、德語是課堂第二外語首選。近幾年,中文學習熱度不斷攀升,讓大家實實在在感受到了現代中國的影響力。
“習主席訪問歐洲,會掀起又一輪中國熱。”在天津大學化學工程工藝專業讀大二的意大利學生伊莎貝爾說,她要抓住這次機會,好好向親朋好友介紹一下中國。“中國是一個古老的國家,擁有悠久的歷史;中國也是一個現代化的國家,正在高速發展并影響著世界?!?/P>
布魯諾的夢想,就是作為意大利和中國交流的一座真實的橋梁?!拔也粌H想為人們建造更多優質的橋梁從而提供更便捷的交通,更希望成為文化溝通的橋梁、兩國人民交流的橋梁?!?/P>
(統稿:本報記者 張婷 采訪:本報記者 龍超凡 孫軍 陳欣然 董少校)
《中國教育報》2019年03月25日第1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