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互聯網上的輿論斗爭日趨激烈。一些人利用豐富便捷的資訊渠道,或發布虛假信息,或故意造謠,或放干擾彈,叫板主流輿論場,歪曲事實,干擾視聽。大學生正處在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構建的非常時期,如果高校不及時澄清謬誤,不對輿論場進行良性引導,就會讓錯誤的意識形態占據先機,勢必會影響大學生的成長成才。
謬誤不澄不清,是非不辨不明。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上曾提出“澄清謬誤、明辨是非”,就高校而言,新聞工作人員只有高舉旗幟,勇于擔當,構建起“澄清謬誤、明辨是非”的輿論引導場,教育和引導大學生及時認清事實真相,辨明是非曲直,才能夠開展好高校新聞輿論工作,做好高校意識形態引領工作,凝聚更多的共識和力量。
如何營造“澄清謬誤、明辨是非”的高校新聞輿論引導場?
守好高校新聞輿論陣地是基石。歷史和現實都證明,新聞輿論陣地沒有真空,正確的思想輿論不去占領,必然被各種錯誤的思想輿論占領。當錯誤的思想占領陣地之時,也就離顛倒是非黑白的時刻不遠了。當今時代,互聯網已經成為輿論斗爭的主戰場,我們要增強主動性、掌握主動權、打好主動仗,在輿論斗爭“短兵相接”的地方,旗幟鮮明地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占領輿論高地,不斷拓展媒體陣地,在傳統主流媒體的基礎上充分利用微博、微信、QQ空間等搭建新媒體信息平臺,把中央的“天線”接入高校的“地氣”中,做到師生聚集在哪類媒體,新聞輿論工作就做到哪里,堅決打贏新聞輿論爭奪戰,構筑維護高校意識形態安全的輿論防線。
堅持正確新聞輿論導向是關鍵。輿論導向正確,是黨和人民之福;輿論導向錯誤,是黨和人民之禍。于國如此,于高校更是如此。高校歷來是意識形態工作的前沿,高校的新聞輿論導向事關立德樹人的大事,其作用不可小視,使命不可忽視,要求不可漠視。隨著新聞和輿論之間的交集不斷擴大,高校新聞輿論工作者必須旗幟鮮明地宣傳黨的政策主張、傳播主流價值觀,對于那些否定社會主義制度和黨的領導、解構崇高、虛構歷史等錯誤觀點要采取“零容忍”的態度,激濁揚清,凝聚共識。首先,高校要完善新聞發布制度和重大突發性事件新聞報道快速反應機制,健全網上輿情分析制度,及時準確發布有關信息,積極穩妥地引導社會輿論。其次,高校新聞宣傳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積極宣傳好新思路、新舉措和取得的新成效,著力反映學校發展的重點難點,團結師生、鼓舞士氣,為學校改革發展“鼓”與“呼”,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
勇擔新聞輿論工作者的使命是核心。在任何一個歷史階段,主流輿論與負面聲音的較量,一刻也不會停止。新聞輿論戰線始終處于真理與謬誤、是與非交鋒最前端,是辨別、防范、反擊謬誤的“橋頭堡”“防火墻”“排頭兵”。黨把這一重要使命賦予新聞輿論工作者,皆因新聞輿論工作者是“黨的政策主張的傳播者、時代風云的記錄者、社會進步的推動者、公平正義的守望者”。因此,高校新聞輿論工作者要把“澄清謬誤、明辨是非”這一重要使命擔當起來,敢于亮劍、專于發聲、激濁揚清、針砭時弊,時刻在路上,時刻保有一份底氣、一份自覺、一份胸懷、一份敏銳、一份智慧。
創新新聞輿論工作方式方法是重點。高校新聞輿論工作者要適應分眾化、差異化傳播趨勢,就需要突出特色、精準定位,善于通過生動形式、多樣手段來表達,形成全方位、多層次、多聲部的主流輿論矩陣,從而達到“大珠小珠落玉盤”的效果。首先,高校宣傳內容要有“新”形象。校園每天都發生著新的故事,多一點學校新故事、新人物、新發展、新舉措、新成效的報道,形象清新可人,報道內容平易近人,校園媒體的粉絲自然會多起來,宣傳才更有生命力和影響力。其次,高校宣傳話語要有“新”光芒。不斷完善與創新高校話語體系,對新事物、新知識、新輿論從角度、廣度、深度等方面作創新解讀,通過鮮活生動的報道聚人心、出精神、見效果,爭取做到“潤物細無聲”。最后,高校宣傳媒體要有“新”平臺。面對互聯網時代紛繁復雜的輿論傳播格局,高校宣傳要努力構架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立交橋,主動整合校園媒介資源和新聞生產要素,打造“中央廚房”,實現信息內容、平臺終端、人才隊伍的共享融通,促進校園各級各類媒體并灶生火、并行并重。
“三人成虎、眾口鑠金”,人心是最大的力量,輿論是有力的武器。只有堅守高校新聞輿論主陣地,擔好高校新聞輿論工作新使命,構建好“澄清謬誤、明辨是非”的高校新聞輿論引導場,才能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為學生成長成才匯聚強大精神動力,提供有力支撐。
(作者單位:南華大學)
《中國教育報》2019年03月25日第5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